• 54阅读
  • 0回复

当兵和当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1
第3版()
专栏:

当兵和当帅
静宇
到生产第一线去,通过跟班劳动,加强基层工作,这是改进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个方法对于煤矿生产领导尤为重要。
煤矿生产,除露天矿外,主要是在井下,井下生产,地面指挥,虽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但是,井下究竟有什么问题,领导人员如果不亲自到第一线去看一看,摸一摸,对于实际情况的了解总不是那么深透,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就不是那么具体。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到井下去,实行跟班劳动,在生产劳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全矿工作。四川鱼田堡煤矿的领导干部推行的“干部管理公约”就是加强基层工作,改进领导作风,提高班组战斗力的有效措施。这个矿的党委副书记尹永喜和三号井管理通风的干部在履行公约的时候,不仅帮助井下解决了一系列的操作技术问题,并且按公约规定每个星期全面检修一次通风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事实表明:生产第一线的问题是具体的、复杂的,只有亲临前线的指挥者切实按照“公约”办事,才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
据说,有一些煤矿领导干部到了第一线以后,一下就陷到具体的繁琐的事务里去了。他们顾了劳动顾不上全面领导;特别是实行跟班劳动,更加难以照顾全面。如果这个情况属实的话,那末,他们的工作方法就有研究改进的必要。在部队里,将军下连队当兵,在企业里书记、局长、矿长下井当工人,其目的是为了改进领导作风,改善领导工作,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而不是把帅当兵用,书记、矿长如果下井以后,不是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而是把全部时间、全副精力花在同班组工人一起劳动上,那末,这样的干部只是起了一个兵的作用,即普通生产者的作用,而没有起到帅的作用,即生产指挥者的作用。任何一个干部下到现场以后,既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又是一个生产领导者,如果谁忘记了劳动者的身分,他就不可能同群众打成一片,在生产中取得实际知识;如果谁忘记了领导者的责任,他就不可能全面地考虑问题,改进领导工作。
到第一线去,到生产现场去!那里有无比丰富的经验期待着我们去总结,有十分具体的问题期待着我们去解决。所有下到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不论是临时的或者是定期的,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通过生产,领导生产,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