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把国营农场建设成巩固的商品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1
第7版()
专栏:

把国营农场建设成巩固的商品基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陶峙岳
国营农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它的生产是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的,有高额的商品率,而产品也由国家统一调拨。它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由于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管理,可以统一规划生产,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安排劳力,并且便于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其次,它有较多的积累和较优越的设备,还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的经验。第三,它有一支觉悟较高的农业职工队伍,他们在生产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促进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巨大力量,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更有效更节约的使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有这些,使劳动生产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再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产品将不断增长;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农畜产品,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国营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以农业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多种经营的经济,并且逐步成长为巩固的商品生产基地。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是农垦战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农垦大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通过广大指战员和职工的忘我劳动,白手起家,把漠野变为粮仓,把戈壁建成花园。十一年来,已在天山南北建设起机械化农场一百八十多个。这些农场正和全国各地的国营农场一样,是从盐碱、沙荒、干旱的荒原上建立起来的,也正在给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农畜产品。从1950年到1959年的十年间,发展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三十一万亩,兴修水利工程所增加的灌溉面积达八百六十三万亩,共生产粮食二十二亿斤,其中1959年达到五亿五千万斤,生产皮棉一百三十万担,其中1959年达到三十八万担。畜牧业生产到1959年底牲畜存栏数为一百二十四万头。其他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发展。1960年开荒三百四十万亩,播种面积比1959年扩大将近一倍。但是,1960年气温低,雪山融水少,造成干旱以及秋季霜冻早等自然灾害,致使秋粮大面积受害。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中,粮食的总产量仍比1959年略有增加。其他农牧工矿产品都有一定的增长。这样,商品性生产的大量增长,不仅可以部分地供应工业原料和工矿城市生活的需要,而且提供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但是,我们现有的生产水平和商品率,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作更大的努力,使以农业为中心的各项生产,加快其发展速度。既要逐步改造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壤条件和尽量利用机械化生产的效能,又要发挥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建设事业继续不断地前进,尽快地把我们农场建设成为强大的商品生产基地。
目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的国营农场,更应当发挥其积极作用。只要充分利用本身的有利条件,就可以高速度地发展生产,为农民作出良好榜样。在互助组和合作化初期,国营农场曾经起过示范作用,并且积极改革耕作制度,帮助合作社培养了技术力量。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将逐步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国营农场也应成为农业技术改造的先锋,大力支援和推动各地人民公社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国营农场对农村起示范作用的最根本的问题,归根结蒂还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国家生产更多的农畜产品,大大增加交售给国家的商品量。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生产建设任务以来,一直以经营管理上和生产技术上的优越性示范于各族人民,引导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为促进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进,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更应鼓足干劲,同各族人民一道,为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
新疆解放十一年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矿区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因而这些地区农畜产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加速发展郊区农业,生产更多的粮食和副食品,由各机关、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自己动手,争取部分自给或基本自给,以至完全自给。另一方面,凡是靠近城市、工矿企业以及交通沿线的国营农场,就应利用优越条件,有计划地加速发展生产,保证城市所必需的食品和部分工业原料的供应。力争做到需要什么就能供应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能什么时候供应。当然,农场所需要的机械、化肥、农药等,也会得到城市工业的更多支援。随着兰新铁路的向西伸展,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任务,就更加迫切了。
新疆各类资源蕴藏丰富,多种经营,发展各业生产,有其独特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受到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农业部门,由于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气候、雨水一般都较为稳定,灌溉条件也较好,这就可以避免旱涝等特大自然灾害,不致形成农牧业生产年度丰歉悬殊的不正常现象。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加速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这不仅适应国内的需要,而且可以更多地提供出口物资,换回更多的必须进口的机器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对于加快我国的建设速度,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国营农场,为了完成建设边疆和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根本任务,就要切实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继续坚持政治挂帅,进一步在全体指战员和职工中开展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以农为荣,以农为乐的思想宣传运动。以毛泽东思想为纲,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将党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贯彻到每项生产和实际工作中去。这是我们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第二,继续贯彻执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播种面积同时并举的方针。这是实现农业大幅度增长的根本方针,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两者不可偏废。仅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不去迅速扩大播种面积,虽然一部分土地达到高产,但是总产量的提高仍然是有限的。反过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而单位面积产量不能巩固提高,虽然多种了,总产量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只有实现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才能有效地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第三,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农牧相结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方针。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农业和牧业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我国劳动人民也一直是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来形容丰裕年景的。农业是畜牧业的基础,农作物是牲畜的饲料,没有发达的农业,就不会有发达的畜牧业。但是,牲畜的粪便又是农作物的肥料,如果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农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农业和畜牧业就是这样彼此依存,互为母子的。因此,在发展畜牧业时必须考虑到农牧业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就是牲畜数量与饲料之间的平衡和各种家畜之间的平衡,前者是充分利用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精粗饲料能够保持最大限度的载畜量;后者是对不同种类的饲料,分别配置适量的各种畜禽。这就能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为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前提,更为进一步全面的综合利用指出了途径。
第四,机关和非农业生产单位种“自给田”,这是国营农场确保和超额完成国家商品调拨任务的重要措施。以往,我们按照国家计划生产的产品,其中自给部分占用较多,因而对国家上调的商品就会相对地减少。去年,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伟大号召下,所有领导机关和非农业生产单位,抽调了一批干部,挤出了必要的劳力,利用隙地,见缝插针,大开生荒,在搞好大田生产的同时,共播种了“自给田”达三十多万亩。这一战斗行动,不仅是做到了种地与工作两不误,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生产与思想双丰收。结果是:生产所得,许多单位都能达到主副食自给,有的甚至有盈余,这就相应地扩大了商品性的产品。干部参加劳动以后,增强了劳动观点,学会了一些生产技能,从而改进了领导作风,密切了上下关系。我们应在生产自给的现有成就基础上,进一步做到非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伙食单位,都种“自给田”,以解决自己的口粮和蔬菜,并争取提供更多的调拨商品。
十一年来,我们工作的成就是巨大的,今后要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