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捕捞和浇地、积肥结合 冬季生产为春耕作准备 菏泽专区捕捞鱼虾生产救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2
第2版()
专栏:

捕捞和浇地、积肥结合 冬季生产为春耕作准备
菏泽专区捕捞鱼虾生产救灾
本报讯 山东菏泽专区各县、社、队,在生产救灾工作中,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冬季水产捕捞活动。到本月10日,全区已捕捞鱼虾二百五十八万多斤。
1958年来,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这个专区的各县、社都兴修了不少的库、河、坑、湾,现在全区水面已有二百万亩。随着水面的增加,各地都有计划地发展了淡水养殖事业,鱼虾产量逐年增加。去年,这个地区遭受了较严重的旱、涝灾害。为了战胜困难,增加社员收入,安排好群众生活,各级党委抓住冬季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增修捕捞工具,采取专业队捕捞与群众捕捞相结合的方法,展开了捕捞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共有六千多人,一千二百多只渔船。
全专区各级党组织都采取了有效措施,深入群众,加强冬季捕捞的具体领导。中共梁山县委专门成立了捕捞指挥部,并确定专人抓这一工作。曹县邵庄公社党委第一书记亲自挂帅,帮助社员解决困难,使全社日产量由一千斤增加到五千多斤。
在捕捞当中,各社、队本着靠湖下湖、靠河下河、有湾清湾、有啥捕啥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捕捞技术,增产鱼虾。靠近东平湖的梁山县黄化园公社,利用风网作业,创单网日捕九千九百斤的高产纪录,打破了风天不能下湖的常例。曹县邵庄公社刘楼大队,推行撒网、丝网、下卡等多种工具兼作法,使日产由四百斤增加到一千一百多斤。靠近水库缺少捕捞工具的社、队,采用库边捞草、下筐、下草把等土办法,一天一人可捞虾五、六斤。小水面地区,采取了捕捞与浇地、积肥、刨藕相结合的办法,获得了良好效果。如菏泽市经过两个月的清湾,共捕鱼十六万八千多斤。
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社员捕捞鱼虾的积极性,各社队还贯彻了包工包产、超产奖励等有关政策,并妥善安排了捕捞人员的生活。如梁山县沙河站公社实行了包工包产、评分记工的办法,捕捞人员所得工分同样参加生产队的统一分配。生产队及时供应他们粮、菜和烧柴,切实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并根据他们的劳动强度给予适当照顾,因此,大大鼓舞了社员的干劲,全队由每日捕捞鱼虾一千斤增加到三千多斤。曹县邵庄公社鲁庄大队,根据劳力强弱、技术高低、工具好坏等条件,按船规定了包产定额,确定了报酬和奖励制度,从而使日产鱼虾由一百五十斤猛增到一千二百多斤。
目前,不少社队已准备好深冬捕捞工具,保证在深冬捕捞到更多的鱼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