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行行业业忙备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2
第2版()
专栏:

行行业业忙备耕
王守信 刘太义
新年刚过,山西沁县的许多工厂、商店、学校和科学技术、卫生部门,就为争取今年农业较好的收成忙开了。
造农具“早”字当头
在沁县农业机械厂里,终日机器轰鸣,锤声叮当,为春耕生产准备工具的竞赛蓬勃开展。青年标兵张应堂小组,早在去年10月中旬就提前两个半月干完了1960年的活,接着又马不停蹄地为农民赶制了一批铁锨、钁头等小农具。这个厂到去年年底就有五个小组干完了今年1月份的活。仅锻工车间就利用各种边料、短料增产了各种农具七百多件。
他们为什么动手这样早呢?党支部书记柏永茂同志告诉我们:“支援农业贵在适时。农谚说: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今年备耕时间短,怎么能不往前赶呢?”
交通部门办的好事
城关煤站车马来来往往,拉上煤的人一个个高兴得合不上嘴。
沁县这地方,一不产煤,二不傍山,连砍柴也没个好坡场。往年一到冬季,差不多所有能够出勤的畜力都到外县拉煤,远的二百多里,近的百余里,对来年生产影响很大。现在可不一样了。交通部门为了支援农业,入冬以来就把七辆载重汽车和一百多部胶轮马车组织起来,到外县突击运煤。全县各中心地点设立了八个煤站。无论公共食堂做饭或社员家里取暖,不用走多少路就能拉到煤炭,既保证了人、畜有劳有逸,又节约下大批人工和畜力,把积肥、送肥等工作提早一步。城关公社黑峪沟的一个管理区,往年因为远出拉煤,要到春节前后才送粪,今年在新年前就往地里送了四万多担肥料。
赶在季节前面供应农具
南里公社北底水管理区的干部和社员们都在议论着:咱们的“及时雨”变了。
“及时雨”原是社员们送给分销店经理史全生的称号,因为他时时为农业着想,处处为农业打算,农业上需要的生产资料,基本上做到啥时要啥时就有。可是,去年又不同了。正当“三秋”,史全生就一面参加劳动,帮助生产;一面到处打听“情报”,把生产队、食堂、社员需要些什么东西,什么时候用,有哪些工具需要修补,摸了个一清二楚。“三秋”工作一结束,他就跑到襄垣、屯长等地去采购。新年以前,他们就为管理区备下二百六十多斤春菜籽,三百五十多件小农具,还组织木匠、烘炉为社员修补农具二百七十多件,赶在季节前面。所以,社员们都说老史由“及时雨”变成“提前雨”了。
史全生的事迹传到新店供销总店以后,供销总店马上根据生产的需要,在年前就准备了六千三百多斤菜籽,并且提前供应给生产队二千七百多斤。县商业局所属各公司、各商店的职工也都学、赶史全生,决心在支援农业生产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中学校的新规划
沁县第一中学早在一个多月以前,就订好了1961年支援农业的新规划,决心更好地把技术送到农村,并且立即按照规划开始行动。
这个学校支援农业远近闻名,晋东南专区曾在这里开过全专区中等学校支援农业现场会议。全校师生员工为了尽快地实现他们的新规划,大家学技术,搞试验,劲头十足。化学、生物教师和高中班的二百多个学生,普遍掌握了抗生菌、磷细菌、矽酸盐细菌等菌肥的培养技术。农医班的学生普遍学会了从泥炭中提取化学肥料的技术。数学课的教师带领三十多名学生,到城关附近的管理区,一面帮助农民总结农业增产经验,一面运用线性规划原理,帮助管理区和生产队合理规划劳力利用、作物布局和场地设置。
“白衣战士”串乡
农业要增产,兵强马壮是第一条。
县人民医院和公社医院的一百多名医务人员,走出院门,随身携带着医疗器械和药品,到各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进行各类疾病的普查、预防、治疗活动。漳沅公社医院的十多名卫生人员,由院长带领在交口、王可两个管理区给社员检查体格,在短时期内查清了十二种疾病,普遍给予治疗;还给一些社员打了防疫针,为生产队训练了三十名能够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和治疗一些小伤、小病的人员。(据新华社讯)(附图片)
张英伟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