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林海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2
第6版()
专栏:游记

林海之行
白植品
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有一个老林业工人问我到过林区没有,我告诉他1951年去过博林线九十七公里作业所。他摇摇头对我长长地“嗨”了一声。——人家不承认我到过林区。
事实正是这样。1951年以后,大兴安岭新开发了十几个森林采伐基地,深山密林里出现了图里河、根河、伊图里河、甘河等十几座城镇。树皮、枝丫、树毛、碎木、刨花、锯末都成了宝贝,兴办了一千多座大小林产综合利用工厂。新增了三、四十万人口,涌现了成百上千的林海英雄。新修了许多森林铁路、汽车路。放大树已经用油锯和电锯,运材从马套子到拖拉机,又从拖拉机变成现在的塔拖拉长龙(汽车列车化)。漫山遍野的越桔、红豆,已经酿成比葡萄酒还好喝的美酒。职工们用自己的双手向大地要来了蔬菜,还种了庄稼,破天荒地出现了机耕农场。
牙克石去年的林业总产值等于1949年生产水平二十年的产值。一天生产的价值,就是1946年一年的价值。去年的原木产量等于1946到1955年十年产量的总和,做成枕木,可以铺成从牙克石到广州的铁路十六条。牙克石,这个被称为林海心脏的城镇,一片崭新的红色或黄色的建筑物和烟囱,给人们一种十分新鲜的感觉。八十多幢楼房,绝大部分是最近三年盖起来的。伪满时,这里除了一座面粉厂和一座酒精厂,都是一些矮小的房屋。现在这里工业蓬勃兴起。
林区人们进林区称作进沟里。火车在山沟里行进。过了库都尔,山两旁就可以看到一片白桦树和落叶松。笔直的白桦树就像是经过园丁栽培过一样整齐。树叶已经开始脱落,草甸子的草也已经发黄,在夕阳照耀下闪闪发光。这儿林海刚刚露头,就使人感到新奇。一个老林业工人说,大兴安岭有近十七万平方公里,林地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比浙江省还大。这样对比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不禁使我这个浙江人感到惊讶。
图里河镇座落在一个平阔的山沟里。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是在山坡上,很平。那个老林业工人说,大兴安岭海拔一般只有七百到一千三百米,像图里河这样平坦的地面有的是。从图里河车站轨道之多看来,这里是林区的一个枢纽站。单是载运木材的列车,一天就有二十四趟通过。
在图里河住了八年的老林业局长马新春同志,同我们一起漫步。他说:“1952年这里没有一个人,完全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林。这条马路,当时走,说不定在什么地方会把你的脚陷进泥塘里。”
“人们最早是坐什么车来的啊?”我问道。
“马车。马车先开道。用马车一点点把帐篷、人吃的粮食、马吃的豆饼先运进来。从库都尔到图里河七十里,马车来回得跑七、八天。一辆马车只能拉四块豆饼,而马车跑一趟,八块豆饼的钱还不够它的工资。路非常难走,——不,根本就没有路。马车、赶车的人,有时一天要几次陷进塔拖甸子(烂泥塘),有一次连陷了两天,马成了泥马,人也成了泥人。这时候,只好把车先卸下来,在马跟前铺上一根一根木头,才把它拉出来。”
图里河是大兴安岭十几个新开发林区的第一个。走在南北大街上,给人一个最强烈的印象,是这里已经进入秋季护林防火的紧张战斗。林区的人们警惕火灾如同面临大敌。火车从牙克石进沟不久,便看到铁路两旁许多工人在烧打防火道。路口站着防火哨。到图里河一下车站,头一眼就看到“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八个巨型大字。南北大街几乎全部的墙壁、屋角、牌楼,甚至是用木头临时围起来的栏栅都在向人们宣传:火不可一日不防。
我们要到库都汗林场去看伐木、装车、运材。汽车在一个山弯的地方忽然停下来。是运材的列车来了。果然一条巨龙朝我们移动。这个汽车司机原来是运材英雄张凤阁,是闻名全区的汽车列车化创始人啊!这趟,他拉了满满十辆大卡车那样多的木材,一百立米,重一百吨。这时有人说,张凤阁最多一次拉过二百多立米。西尼气第一包车组最多拉过三百六十一立米,牵引了十七节拖车。而长龙出现以前最多只能拉二十立米。“长龙”把林海翻腾得浪涛滚滚,逼着集材、装车必须满足它的大胃口。在库都汗林场,我们看到工人的新创造:木轨集材和自动翻板装车。根本用不着人抬,一翻板,五、六捆大木材,便在列车上装得好好的。我们在库都汗林场看了密林里的工棚和工人的宿舍,看了伐木工人用油锯砍树。也把原始森林看了个仔细,那个稠密啊,简直像池塘里的芦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