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加强薄弱环节 力争均衡增产 小溪大队临田察看管好夏熟作物 小江生产队针对特点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瘦弱作物大部升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4
第2版()
专栏:

加强薄弱环节 力争均衡增产
小溪大队临田察看管好夏熟作物
小江生产队针对特点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瘦弱作物大部升级
本报讯 湖南安化县木子公社小溪大队,在小麦等春粮作物“三包一奖”落实到小队的基础上,因地因苗制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薄弱环节,力争春粮早熟和实现均衡增产。目前,不论稻田纯种、平土混种和高山粮林间种的作物,普遍生长旺盛。
这个大队共播种了七百六十五亩小麦、大麦、蚕豆、豌豆等春粮作物。在播种时,由于贯彻执行了“三包一奖”的政策,激发了社员群众的劳动热情,质量比往年大大提高,出苗也较齐全。但因播种迟早不一,作物品种多样,播种地点有稻田、平土、高山坡地,播种形式有纯种、混种、粮林间作,以至部分作物生长不齐。如平土粮菜混种的小麦和蚕豆,因一土多用,植株密度大,吸肥力强,施肥有限,苗架矮小瘦弱;粮林间作的燕麦和豌豆,因高山气候冷,土地瘠薄,加上播种较迟,苗出土慢,叶尖有些枯黄。这些都是春粮均衡增产的薄弱环节。
为了加强这些环节,大队党总支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向干部和社员提出了“三赶”(迟播赶早播、混种赶纯种、高山赶平地)、“两变”(三类苗变一类苗、低产地变高产地)、“一超”(实产超包产),力争春粮均衡增产,并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分别组织干部、老农、技术员临田察看,对症下药。对生长好,地势低洼的一百一十亩纯种小麦,为了抑制疯长,防止提早拔节,便抓紧松土,每亩追施二十担火土灰,压苗保温,促进扎好根,多分壮蘖,相应的作好开沟滤水工作,做到大丘有主沟、小块有支沟,主支相连,沟沟互通,大雨不渍水,雨停泥土干。对生长一般的四百三十五亩山边平土作物,主要抓住催苗防寒,用人粪尿掺污水淋施,因混种不便松土培蔸的,便施火土灰,压苗保温,促使多发蔸,发大蔸。对生长差的二百二十亩粮林间种和种在荫山湿土的作物,用人粪尿、枯饼水、牛粪等培蔸复土,使其发热,保苗防冻。
本报讯 贵州锦屏县三江公社小江生产队,根据夏收作物种植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管理措施,千方百计加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薄弱田的特点是土质瘦薄,路远,分散,有的土硬,有的浸水,作物生长较差。据检查,大部分幼苗发黄、瘦弱,有50%的三类苗。根据这些情况和特点,他们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一、分片作战。在不打乱小队“四固定”的原则下,把这些田划成三十一个小片,把搞田间管理的劳动力组成三至五人的小组,在小队领导下由小组包干,分片管理,每个片和小组都有坚强的领导骨干。二、分点就地积肥。各小队都把阴山田四周田坎的杂草铲除干净,用来积制堆肥。三、山田容易遭受野兽和害鸟危害,烂泥田容易遭受水灾,各片都挑选了一个勤快的人,专门负责田间检查和防害、排水工作。四、实行定额管理。按照路程远近和管理难易,分别制定管理的定额。超定额的,照加工分,并适当给奖。五、合理安排劳力。有些田路远,花工大,在安排管理的劳力上,各小队都安排了强壮的劳力。
这个队根据不同田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后,不仅提高了管理工效,而且管理及时。七百多亩阴山田、烂泥田、塝田、冲田的夏收作物,普遍薅追了一道,每亩追肥八百多斤。原来生长瘦弱的作物大都升了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