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生产巧安排 公私两不误 杨曹坊小队发展集体生产带动家庭副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5
第3版()
专栏:

生产巧安排 公私两不误
杨曹坊小队发展集体生产带动家庭副业
本报合肥24日电 安徽省定远县拂晓公社杨曹坊生产小队,在开展副业生产中,由于正确地安排了集体生产和社员家庭副业生产,充分发挥了社员生产的积极性,不仅这个小队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每个社员的家庭副业生产也获得了发展。在集体生产方面,1960年全年实做工分超过评定底分的12.3%。在年终分配时,每人收入比其他小队社员增加了27.1%。社员的家庭副业生产,去年除去出售一部分猪、羊、家禽、瓜菜,收入现金二千多元外,还有三十五头猪、七头羊、三百八十八只家禽,并贮存了从自留地收获的一千多斤粮食,七千多斤蔬菜。
杨曹坊生产小队规定早晚时间和每月几天假日一般都由社员自行安排,使社员有一定时间处理家庭副业。同时,帮助社员解决发展家庭副业生产中需要的种猪、种禽、种蛋等实际问题。如小队将食堂繁殖的小猪贷给社员四十二头,使十七户比较困难的社员都喂了猪,增加了收入。队干部还组织有蛋无鸡(孵鸡)和有鸡无蛋的社员协作,先后孵鸡六十三窝,解决了社员的养鸡问题。小队还从食堂集体收集的瓜种、菜种中,分出了一部分卖给缺瓜种、菜种的社员。
与此同时,这个小队的干部除去经常的反复贯彻“三包”和超产归队、减产赔偿的政策,说明集体生产和家庭生产的关系外,在社员中还开展同级工和户与户之间比劳动工分多,比家庭副业生产搞得好的评比活动,使社员明确了“塘水靠河水、个人靠集体”的道理。
为了使小队生产和社员家庭副业生产都能得到发展,社员们提出很多在搞好集体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社员家庭副业生产的好办法。其中主要的有:1、多种省工而又高产的作物。如洋姜是闲时种(“清明”播种下地)、闲时收(“立冬”以后收获),在生产期内费工不多,不需占用集体生产时间,同时产量又高。去年这个小队三十七户社员,有二十三户零星种植了二亩一分洋姜,共收五千四百多斤,既能食用,又是喂猪的精饲料。2、巧排茬口。这个小队的社员去年在自留地里多半种的是山芋、瓜类和胡萝卜,这些作物的收种都互不影响,避免了花工过多而影响集体生产。如种山芋是3月串垅,5月栽插,“霜降”后收获;种南瓜、生瓜、冬瓜是冬天打洞,3月点栽;种胡萝卜又是挂锄以后的秋收前种,冬天收获。3、下地带篮带筐,收工带野菜、杂草。社员苏彦兰、陆正英和陈永等三人就采取了这个办法喂了六头猪,而没有在集体生产时间内去搞私人家庭副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