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裕华纺织厂少用原棉多产纱布 每件纱的平均用棉量比国家规定减少三点九四公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6
第3版()
专栏:

裕华纺织厂少用原棉多产纱布
每件纱的平均用棉量比国家规定减少三点九四公斤
本报讯 重庆裕华纺织厂职工珍惜一丝棉一朵花,用较少的棉花纺织出了更多更好的纱和布。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全厂每件纱的平均用棉量,已比国家规定减少了三点九四公斤。
这个厂的党委去年曾发动群众算了有关节约用棉的三笔账。第一笔账是节约原棉和支援农业的关系。他们请一些家在农村、熟悉农业生产的工人,介绍种植棉花的过程,使大家深切了解棉花来之不易,浪费一丝棉、一朵花就是浪费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的道理。第二笔账是节约用棉和增产纱布的关系。大家仔细算了一下,如果从清花到细纱,各个生产工序都能充分利用棉花的有效纤维,每件纱节约三公斤棉花,以十万件纱计算,全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约原棉三十万公斤,用这些棉花可以多纺棉纱一千六百件,多织布二百多万米。第三笔账是提高棉纱质量和节约原棉的关系。大家举出的许多具体事例说明,如果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中彻底消灭废品、次品,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实际上就是节约了原料。这三笔账,使全厂职工更加牢固地树立了节约原棉的思想。大家纷纷献计献策,都把节约原料订入个人竞赛保证条件。
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这个厂切实加强了技术管理工作,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普遍建立和健全了管理制度,千方百计提高制成率、节约原棉。如严格贯彻执行了原棉进厂、进车间过磅制度,保证做到计量准确,用棉记录可靠,同时认真把好成品出厂关,定期校正磅秤准确度,严格出厂制度和手续。各车间、工序职工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如原棉进车间实行逐包检验制度;在清花车上,坚持采取小量和花、多种预处理、多种和花和多种工艺的办法,以减少棉花打击次数,充分利用有效纤维。
为了做到少用棉花,多纺好纱,这个厂的党委针对工人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在职工群众中,广树红旗标兵,对一贯重视节约,爱护国家财产,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发动职工群众向这些标兵看齐,热烈掀起和标兵一个样的竞赛热潮。为了帮助职工群众迅速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厂党委一面发动群众上门取经,虚心学习,一面又组织标兵给群众讲课,具体辅导操作,提高了群众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热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