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热爱耕畜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9
第2版()
专栏:山东通讯

热爱耕畜的人们
赵昌春 蔡德科
这些日子,北风黑夜白日没命地号叫。在这个严寒的季节,在山东平度县张戈庄公社瓦子丘生产队这个遭受严重水灾的队里,不只社员们都吃上热饭热菜,穿上棉袄棉裤,睡上了暖炕,就是大牲畜也长得很好,没有冻伤。讲起来,谁能不夸奖那些热心饲养耕畜的人呢!
熟料的来历
瓦子丘生产队二百四十二头牲口,现在全吃上了“熟料”。不久以前,这里喂生料的队还占一半哩!生料改成熟料,同这个队的畜牧书记苏鹏程是有密切关系的。
苏鹏程是1960年春才分工搞畜牧的。入冬以来,按照上级保畜的指示,他就逐栏检查。走到十四小队时,正赶上喂牲口。饲养员刘振文切着生地瓜,边切边往槽里倒。他就顺便问了一下:“老刘,你说牲口料是生的好,还是熟的好?”
刘振文说:“还是生的好,生的败(退)火,你看看好几个队都是喂的生料。”
他又去问另一个有经验的饲养员苏修林。苏修林说:“那还用说!是吃熟的好,吃熟的有营养能上膘,牲口还不拉‘稀’。”他仔细看看牲口,牛、驴膘肥体壮,毛光滑,看看地下,牛粪成盘,驴粪成蛋,不像十四小队那样,墙上糊的满是稀粪。他一连又跑了几个队,凡是牲口长得好的,都说是喂熟料好。
这下,他心里有底了。立即带各队的饲养员挨栏串,边看边议。通过现场对比参观,都说:“以前,俺还以为喂生料好,这回一看,听人一介绍,才知道熟料好,俺回去就喂熟的。”他又进一步了解到,过去个别饲养员是嫌喂熟的麻烦,才不喂熟的。就对他们说:“咱喂不好牲口,万一出了问题,生产不受影响吗?像十四小队一样,去冬今春死了牲口,人拉犁,又累又慢又种不好。大家选咱喂牲口,咱一定要喂好,不能怕麻烦。”
喂熟料的办法肯定了,但是缺锅,他一方面帮助各小队自己解决,一方面又反映到支部,到外边买了几口锅。现在,他三天两头,都到各队的栏里去看看,帮助饲养员改进冬季牲畜管理。
栏内暖和和地
我们到六小队牲口栏时,正是早饭以后,这天天气暖和,牲口早牵出去晒太阳了。栏内只剩下老饲养员侯成顺,他正在打扫着粪屑,准备垫干土。槽内刷得干干净净。
侯成顺老大爷已经六十三岁。解放前给地主养了三十多年牲口,解放后因他积极肯干,又有经验,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大家又选他当饲养员,一直干到现在。在他的精心饲养下,五年来,这个队的牲口由七头增加到二十三头,没有病死一头,今年又生了三头小牛,得到了队的奖励。
入冬以来,他根据多年的经验,适应天冷的特点,不但经常用温水拌草,而且特别注意牲口的冬季取暖。他说:“牲口跟人一样,也怕冷,人冷了会说,会穿衣服,牲口可不行,饲养员那就得格外上心,不然,会出毛病。”
他们牲口栏南面的窗子,早用纸糊好了,冬天常刮北风,北面的窗户就用砖泥堵死了。每天都是用干土垫栏,牲口卧在上头,又松软又暖和。最近天更冷了,他就给牲口烤火取暖:早上天不亮烧一次,驱散寒气,晚上又烧一次。现在,尽管外边零下十多度,可是这队的牲口栏里却暖暖和和地。
吃“偏草”“偏料”
第二生产队的饲养员王绪方,刚把钥匙插进锁里,还没开开门,栏里的一头驴听到声音就叫起来了。他进门指着叫的那头牲口说:“看,这头牲口原来很瘦弱,我们喂了几天‘偏草’‘偏料’就快复膘了。”
这个大队,为了保护牲畜,使牲畜膘肥体壮,春天曾建立了专门的饲养站,二十四头牲口经过精心饲养,已初步好转,分散到队里喂养。队里对这些牲口特别照顾,给它“偏草”“偏料”吃,对于一些刚生过小牲口的母畜,也是特别照顾,同样给“偏草”“偏料”吃。这样就保证了瘦弱牲畜及时复膘增壮,生小牲口的母畜很快恢复“元气”。
这里的社员们都说:冬天牲口喂得好好的,一开春我们的生产一定搞得好。
好饮料
第一生产小队的饲养员王洪山,每天晚饭后就挑着两个桶,挨门挨户(这里结合冬季取暖,社员暂时分散自炊)收刷锅水。社员们每顿饭后都把刷锅水、地瓜屑、萝卜头攒起来。不久前,有些户都把这些“刷锅水”白白倒掉了,现在却成了牲口的好饮料。王洪山说:“这种汤很有营养,牛驴都挺爱喝。”
这里的十五个生产小队,普遍给牲口饮这种汤。各小队为了鼓励社员的积极性,都根据这种饮料的质量给予适当报酬。可是有些社员却说:“给不给报酬算什么,只要咱队的牲口吃得好喝得好,就算尽到俺的一点心意了。”为了减轻饲养员的“负担”,不少小队的社员,都自动把饮料送到牲口栏里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