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上海乐坛的迎春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9
第6版()
专栏:

上海乐坛的迎春花
最近,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举行的新创作音乐会,虽然只演奏了七个节目,但是内容丰富。作品内容既有反映现代生活的、又有从传统乐曲中发掘出来的民间作品。从题材、形式以至使用的乐器,呈现着上海乐坛春天来临的景色。
《长征交响乐》
音乐会第一个演奏的节目是著名作曲家丁善德的新作《长征交响乐》,是一部通俗易懂、主题鲜明的大型作品。这部交响乐,以五个乐章来概括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天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了他已经写完的前三个乐章的初稿《踏上征途》、《红军,各族人民的亲人》、《飞夺泸定桥》。虽然,这部乐曲还没有写完,但从前三章的演奏中,已使听众感受到作曲家所要表现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
丁善德写过许多音乐作品,但是写作交响乐还是第一次。为了写这部反映伟大革命史诗的交响乐,他从1958年开始酝酿,曾先后两次到南昌、井冈山、瑞金、遵义、广西、四川和延安等地去深入生活,访问了许多老红军,收集到丰富的材料。
评弹合唱《蝶恋花》
音乐会演出的评弹合唱《蝶恋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是由南方流行的曲艺之一评弹和合唱、交响乐三者结合的新形式。
毛主席著名的词《蝶恋花》,不久前经上海评弹团谱上新的开篇曲调,现在又经上海交响乐团配上了管弦伴奏,并且配合了上海合唱团的合唱,把原来评弹演出表现的情感,更加突出渲染。演出时,这首乐曲重复两次演唱,第一次为评弹艺人余红仙女声独唱,由交响乐伴奏,听来使人感到霞光万丈、满天花雨的壮丽景象;第二次以雄壮浑厚的合唱,加深了原来曲调所刻划的意境。这是突破格式可喜的尝试。
乐器的妙用
在这次音乐会中,值得注意几件乐器巧妙的运用。特别是柳叶琴独奏《小河淌水》的乐曲中,充分发挥了它表现能力强的特性。柳叶琴原来是山东、安徽一带地方戏曲中伴奏用的高音乐器,称为“土琵琶”。现在经过上海民族乐团加以改良,把原来三根弦改为四根弦,同时变丝弦为玻璃丝弦,因此使它的音域更广,音色更加嘹亮。在独奏由云南民歌改编的《小河淌水》中,配上音色优美的箫、笙和可以演奏琶音的古筝伴奏,淙淙的小河流水声清新悦耳,优美动人。
上海民族乐团的高胡、扬琴、古筝三重奏演奏从江苏民歌中整理出来的《春之歌》,利用高胡的流畅、扬琴的明亮和古筝的浑厚,把曲中描写江苏优美的山水风景和幸福的生活情调的特点抒发出来,给人美的感觉。
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也创造性地把钢板琴和木板琴结合运用,活泼流利地弹奏了一首儿童乐曲《嬉水》。钢板琴和木板琴叮咚之声表现的水声很清新,给孩子们增加了兴趣。
(陆左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