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以生产为中心,几面锣鼓一齐敲”——上海冶炼厂以生产为中心全面安排工作的一些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1
第7版()
专栏:

“以生产为中心,几面锣鼓一齐敲”
——上海冶炼厂以生产为中心全面安排工作的一些经验
中共上海冶炼厂委员会
1960年,我们上海冶炼厂在1958、1959连续两年全面跃进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在生产方面,提前六天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全厂劳动生产率比1959年提高26.89%,成本比国家计划降低0.49%。职工业余文化、技术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厂办起了三十三个班级,入学率占职工总数的87%,出席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卫生工作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厂的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了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结果。从我们企业的领导来说,是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的结果。在组织以生产为中心的全面跃进中,我们有下面这样一些体会。
全面安排 突出重点
在一个工厂企业里,除了生产工作之外,还有教育、卫生、职工生活等方面的一般工作;除了经常性的工作,还有一个时期内的突击运动。有时候,同一个时间内,好几项工作一齐涌来。怎样才能抓好生产这个经常的中心工作,又能抓好一般工作?如何抓了运动又不至挤掉经常工作?我们采取了“以生产为中心,几面锣鼓一齐敲”的办法。“几面锣鼓一齐敲”,这意味着各项工作都要跃进,但又决不是不分轻重缓急和先后主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而是要围绕生产这个中心,分散穿插,密切结合,突出重点,使生产这面锣鼓敲得响亮,其他几面锣鼓也配合得出色。这方面,我们从认识上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认识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的关系,并作好具体安排。在厂矿企业里,生产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着生产,为生产的发展服务,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从生产的发展要求出发,其他各项工作,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心工作可以带动一般工作,而其他各项工作做得好,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生产、推动中心工作。我厂在布置中心任务的时候,总要在最后把各项工作如何配合,在确保中心工作的条件下,如何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讲一讲,使大家胸中有数。同时,根据全面安排的原则,各项工作在应该让路的时候让路,应该停车的时候停车,更重要的是力求“让路不停车”。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除以生产为中心以外,还要突出其他重点。比如去年2月中旬在市委召开工业会议之前,我厂除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技术革新以外,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突击组织了文化革命;3月份根据中央和市委发出的大搞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紧急战斗号召,又突击组织了爱国卫生工作。把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的位置摆正了,既可以突出重点,确保中心,又不至挤掉其他各项工作,而是使其他工作紧紧跟上和围绕生产,各自取得应有的位置。
第二,解决了中心与一般的关系,还要解决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解决突击运动和经常工作的关系。“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43页)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当各项工作一齐涌来的时候,党委除了妥善地安排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外,对待各项工作也根据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和本厂的具体情况,分清先后主次和轻重缓急,该扬的扬,该抑的抑,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防止有关部门争先恐后,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造成步调混乱。任何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的。社会主义企业在组织全面跃进的时候,也必须把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安排,突出重点,此起彼伏。这里所谓全面安排,就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盘的考虑,分别把它们安置在适当的地位,有重点,有一般,确定这面或者那面锣鼓如何“敲”法,以及具体“敲”的时间。所谓此起彼伏,就是按照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在不同的时期,分别确定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规模,使它们交叉进行,互有起伏。这也就是使每项工作既要在一定时间作为一个重点工作突击开展,有轰轰烈烈的声势;又要在一般的时候,不被其他工作挤掉,转入经常性的巩固、提高。例如业余教育,我厂一般每个学期大抓三次(学期开始、期中、期终),爱国卫生工作同样采取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等方式。当业余教育第一次大抓(学期开始)时,就集中一定力量,在全厂形成高潮。当这个工作结束了,高潮过去了,接下来就是经常工作,主要是巩固、提高,这时就可以根据春季的特点,再集中一定力量,开展春季爱国卫生工作。这样交叉形成高潮,不断此起彼伏,就可以按照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精神,在全厂范围内,在“以生产为中心”的前提下,使各项工作波澜起伏地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在组织各项工作全面跃进的时候,领导干部还要有科学的预见。这在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展开的时候很重要,在几个工作同时开展的时候尤为重要。在工厂企业里组织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所以感到有“矛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时间的安排。工厂企业的领导者能够有科学的预见,就可以对事物认识得早,从而早准备,早安排,发现问题早解决,遇到困难早克服,在一个任务快要完成的时候,就趁早准备下一个任务,从而争得时间,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去年2月中旬,上海已经处在技术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夕,由于厂党委预见到这一点,事前就在厂内掀起了一次文化革命的高潮,为技术革命高潮做了准备。可见,有了预见,抓紧时间,结合生产,统一安排,赶前不赶后,就可以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时间安排的问题也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解决。
集体领导 分工负责
要真正做到“以生产为中心,几面锣鼓一齐敲”,组织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在领导思想上明确了实现全面跃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后,还要加强党对企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在领导力量方面作出适当安排。从1958年以来,我们针对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矛盾,经过学习研究和具体分析,就决定认真贯彻党的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具体的做法是:企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经过党委会的集体讨论和共同决定。企业工作中生产、计划等行政工作,分工由厂长负责,其他的日常工作,则按照工作的性质,由一个或几个委员分别(或组织领导小组)按条条分工,进行具体领导。同时以分工负责的党委委员为核心,吸收有关科室的干部以及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组成各种委员会。在委员的分工中,除每一个领导小组由一个常委挂帅外,其他委员根据工作性质,交叉参加一个或二个领导小组的工作。党委委员按“条条分工”以外,每人又分别按生产区域和一个支部联系,“块块负责”。这是一个党委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问题,也是能否组织企业各项工作全面跃进的一个重大关键。如同一个乐队,既要有很好的指挥者,又要有很好的演奏者,而且各人在努力完成自己职责的同时,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演奏出色的交响乐曲一样,党委会明确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就既加强了党的集体领导,能够首先而且主要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经济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以及干部和群众中的思想问题,保证党的总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党委委员分工负责的积极性,使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领导,使党委会的决定在各项工作中能够得到正确的贯彻,从而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以党委委员为核心的各种委员会(如基本建设、职工教育、爱国卫生等),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部门业务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是党委系统的组织,而是一种群众性的组织,但它又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由党委委员分别挂帅,根据党委确定的原则进行工作的。它可以就某些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统一安排下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去完成各项任务,因而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群众性的组织。如在职工业余教育方面,党委会根据上级的指示,讨论确定了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名额等问题的原则和要求,职工教育委员会就可以按照党委会的决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就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增加教师名额的具体人选方面,作出决定并付诸执行。
实践证明,这样做好处很多:第一,既加强了党对企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又便于工会、共青团以及职能科室这些组织的干部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和贯彻党委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应有作用。第二,有利于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具体领导,既不至于工作不落实,又可以避免流于一种单纯协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状况。第三,在厂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委员会“承上启下”“协调各方”,就可以使各种组织在进行具体工作时目标一致,步调统一,力量集中,协同作战。第四,可以更好地培养干部,使他们看问题不再局限于本身业务范围之内,从而眼界扩大,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有较快的提高。
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为了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还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使集中领导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高度集中与高度民主相结合。只有做到“以生产为中心,几面锣鼓一齐敲”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不只是党委会的工作要求,而且是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全面跃进才真正具有广泛而巩固的群众基础。
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在广泛吸引群众直接参加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把工人参加小组管理的工作和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会议)的工作结合起来,是不断改善企业管理,充分发扬企业内部民主,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和动员一切力量的一项中心内容。我厂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时候,经常采取会内和会外相结合、会议和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相结合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职工代表大会召开的过程,就是一个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总结过去工作与迎接新的任务相结合的过程。我们还经常采取“一竿子到底”的方式,召开全厂班组的“四长”(党小组长、行政组长、工会组长、团小组长)会议。这种会议具有行动迅速、时间短、贯彻快、代表性广泛等特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可能也不应当用以代替职工代表大会,而只能作为发动群众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几面锣鼓一齐敲”,“上敲”必须“下应”。党委会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可以“以生产为中心”组织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到了车间能不能贯彻呢?小组又如何保证“几面锣鼓一齐敲”起来呢?
铜电解车间是我厂的主要车间之一,也是“几面锣鼓一齐敲”的比较好的车间之一。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到:只要加强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在贯彻每一项工作之前,根据党委的指示要求,进行充分的讨论,明确认识,统一思想;支部作出了决定,就按照不同的要求,在支委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注意发挥车间各个组织的作用,使车间的工会、共青团组织和行政干部,成为组织各项工作全面跃进的有力助手;同时,党委是按照中心带动一般,各项工作此起彼伏的原则进行安排的,因而也有利于车间分清先后主次,进行灵活安排;车间党支部按照党委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几面锣鼓”的“敲”法和具体“敲”的时间,就可以把几面锣鼓敲响,敲得协调,做得有条不紊,劳逸结合。
“以生产为中心,几面锣鼓一齐敲”,只有在小组中得到具体贯彻,才真正能够敲得响,敲得好,敲得经常。在加强小组工作中,建立和健全班组中的核心组织是一个重大的关键。小组核心组一般由党小组长、行政班长、工会小组长、团小组长和老工人参加。他们是班组内的骨干,建立和健全班组中的核心组织,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通过他们开展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去年以来,我厂在进一步整顿和健全工人参加管理工作的制度时,还将原来的“八大员”增为“十大员”,做到事事有人管。各个生产小组除了有计划、统计、核算、定额、劳动工资等员外,还有文化学习员、安全卫生员、生活福利员等,他们的任务是:重点工作开展时是运动的骨干力量,一般情况下则保证本身工作不被挤掉,并使之在经常工作中巩固提高。各种委员会都定期召开各个“员”的代表会议,就本身业务工作传达党委的指示,小组“十大员”则按照本身的工作,分别在运动中或班前班后会议上进行活动。
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班组,上面有个头,下面有根线,做到专人负责,大家动手,“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能使各项工作做到一呼百应,有始有终。一切工作的群众性与经常性之间,本来就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不充分发动群众,不经常启发群众的革命自觉,任何工作都不可能经常化;而事情经常化了,群众就可以在具体实践中掌握主动,群众性也就更广泛了。
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
三年来实现全面跃进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了学习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厂加强了干部的理论学习。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站得高,看得远,不断改进领导方法,适应新形势。而改进领导方法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干部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在组织各项工作全面跃进的过程中,自然是不会没有思想斗争的。比如,有的车间干部就曾经认为工作“忙、乱”是因为工作“多”。学习了《矛盾论》及党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针后,他们才认识到工作忙、乱的原因不是“多”,而是没有分清主次,统一安排。在明确了这些工作的相互关系后,就不仅可以搞好各项工作,而且能够关心群众生活,做到有劳有逸。
实现全面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实践中认真寻找和反复研究客观规律的过程。一切客观规律都产生于事物的矛盾运动中,而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有许多不同的矛盾同时存在着,在这许多不同的矛盾中,一个时期又总有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寻找客观规律,就不能不从分析矛盾入手。以生产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就正是在矛盾不断产生而又不断克服,不断克服而又不断产生的过程中,不断分析矛盾和克服矛盾而不断实现的。一般说来,我们实践过程中主要解决了这样三个矛盾:1、主观认识和客观形势之间的矛盾;2、领导力量和各项工作的需求之间的矛盾;3、时间上的矛盾。这三个方面的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一定时期又总有一个方面的矛盾最为突出。矛盾是不断克服而又不断产生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中,在领导作风、领导方法方面也还存在许多缺点和问题。我们决心在市委和区委的领导下,以整风精神,通过总结1960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发扬好的经验,认真改正缺点,争取在1961年更好地完成新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