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东湖农场新三熟制大面积高产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4
第2版()
专栏:

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
——东湖农场新三熟制大面积高产调查
本报记者 袁绍棠、朱学亿 本报通讯员 徐乃常
浙江绍兴县东湖农场,在1959年和1960年连续两年创造了新三熟(小麦——连作稻,春马铃薯——连作稻,油菜——连作稻)大面积全年亩产二千斤和一千七百斤的高产纪录。
三熟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
东湖农场位于宁波绍兴平原。全场五百四十五亩土地,六十二个整劳动力,自然条件并不很好。1950年没有建场之前,这里只种一季水稻,平均亩产仅三百八十八斤。可是,1960年这里的粮食亩产达到了一千七百斤。
东湖农场粮食产量飞跃增长的诀窍在哪里呢?主要是他们从本场实际情况出发,在改变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上采取了革命的措施。从1951年到1954年,他们把一熟改为两熟,即把一年单种一季晚稻改为种间作稻二熟制和麦稻二熟制。从1955年到1956年,改双季间作稻为双季连作稻,连作稻的种植面积由28%扩大到72.1%。从1956年开始,又从春花间作稻发展到春花连作稻,从大麦本地土种油菜连作稻发展到小麦胜利油菜连作稻。
这种一年三熟的高产耕作制,由于完整地体现了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在东湖农场推行的结果,已充分地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年三熟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这个场虽然田少劳力强,但是过去复种指数不高,因此粮食产量的增长是不快的。农场又是绍兴油菜产区,随着油菜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如果不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油菜播种同粮食作物就产生了相互争地的矛盾。推行了一年三熟制度,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如全场油菜面积从1953年的三十一亩增加到1960年的一百十六亩,而大小麦面积也比1953年增加了三倍。
第二、一年三熟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夏粮的比重,而且也保证了粮食作物亩产量的稳定增长。全场1959年五十六亩三熟田的亩产量达到二千零十七斤。1960年虽然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但三熟制田粮食的平均产量比全场的平均产量增加30%多。
第三、一年三熟也是增加主粮的重要措施。农场粮食种植面积虽因农田基本建设等原因,五年来减少了1%多,而全场粮食总产量五年却还增长了3%多。去年全场粮食总产量为六十四万六千五百斤,又比1959年增长了7%多,几乎相当于建场前三年的粮食总产量。第四、一年三熟制,每年循环轮作,不仅保证了粮、油、肥样样丰收,又保证了地力不因多种而瘠薄。
三百六十五天和四百天的矛盾
每一种作物都需要一定的生育期。春花作物需要二百一十天,连作早、晚稻的本田期分别要九十天和九十五天,这样三熟一共需要三百九十五天的生育期,再加上收种时间,就超过了四百天。但是,一年总共只有三百六十五天,这不足的时间从哪里来呢?
在党支部领导下,他们研究了绍兴的种植历史。这里春花田种间作稻过去就有的,间作早稻可以缩短生育期,为什么连作早稻不可以呢?他们进一步总结了以往试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品种选择得不对头,秧苗因此瘦弱。在各种不同土壤的早稻田里,他们对十多种不同品种的早稻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发现陆才号、卫国等早稻高产良种,一般都要到6月10日左右才开始拔节孕穗。根据水稻的特性,在拔节孕穗前的生长期间,只要秧苗营养条件好、移栽迟早对生长不会有多大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延长秧龄的办法,解决春花田由于迟栽本田营养不足的问题。但它又和当时“早稻秧龄不能超过三十天,否则拔节抽穗,产量不高”的说法不合。这时候,一小块秧田提供了有力的例证:一些已有五十天秧龄的边秧,由于肥足,光照好,长得有一尺七、八寸高,发了很大的棵,却没有一株发生提早拔节抽穗的反常现象。他们体会到多种一熟,不仅要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贯彻八字宪法,更重要的是用革命精神来改造自然条件,使它适应农作物的生育要求。于是,他们就着手进行提早播种延长水稻秧龄,缩短本田生长期的试种。他们采用陆才号品种,早稻播种提前在3月底4月初和绿肥田早稻播种同时进行,到5月下旬插秧时,这批早稻已有五十天秧龄,结果普遍生长旺盛,在本田里正常地度过了六十天生殖生长期以后,结下了丰硕的果实。这样,他们便赢得了时间。
探索农作物生长的规律
为了使春花田早稻早熟高产,他们采用了稀播育壮秧的办法。迟熟春花田的早稻秧龄长,每亩播种量就减少到七十斤,使春花田早稻在秧田期中获得良好营养生长;在移栽时,又创造了一套巧施起身肥的经验,做到“株株秧苗带新根下田,嫩根不嫩叶,秧叶颜色淡绿”。
由于稀播育秧大大增加秧田面积,又发生了扩大春花面积和秧田面积的矛盾。他们到马山、钱清公社学习了直播分苗等先进经验:在春花收获后利用绿肥田直播秧苗分苗移植,全场九十五亩直播的早稻,平均亩产达六百五十斤。他们还推广了用中粳稻和早稻作连作晚稻种籽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秧田不足的矛盾。
全面实行新三熟以后,本田生长期相应缩短,带来的又一个问题是迟种与早熟高产的矛盾。他们试验的小麦田早稻插秧是在小满一天结束的,插秧后六、七天秧苗还没有转青,而绿肥田早稻因早插一个月,苗高已近二尺了。这时,有人泄气了,说“绿肥田苗绿株高,小麦田面黄肌瘦,麦田早稻产量肯定比绿肥田低得多。”农场党支部立即发动工人讨论,能不能使小麦田季节和产量超过绿肥田。大家认为小麦田早稻由于秧龄期长,气温高,生长快,秧苗大,因此转青慢,只要狠抓追肥,猛攻返青关,促进早熟,就可以赶上绿肥田。工人们抓住肥、水二字采取了一套促进早熟的措施。施肥方面,除了施足基肥外,追肥掌握早、紧、合理。在插秧时,施足速效性耙面肥,插秧后二、三天,秧苗还未转青时,结合第一遍耘田。追施速效性氮肥,以后每隔三、四天耘田一次,追肥一次,在第一次耘田时,每亩又施猪栏肥二十担。用水方面,做到了浅灌、勤灌,改变了深灌的旧习惯等等。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促进了秧苗早发,使春花田的早稻达到了“种下不落劲,隔天扎新根,三天长嫩叶,二十天破平衡(封行)”的管理高标准要求。结果全场小麦田早稻和晚稻亩产超过绿肥田早稻。“小麦田种不出高产早稻”的迷信被打破了。
做自然的主人
几年来,东湖农场推行新三熟制的成绩十分显著。粮食生产连年都是全县第一。是不是这个场的物质条件特别好呢?不是的。这里五百多亩水田,平均每亩只用国家供应的化肥十五斤,一个劳力要负担十二亩半的耕作任务。他们在为三熟制增加肥料增进地力的战斗中,党支部提出了“像抓粮食一样地抓草肥”、“像办工厂一样地办猪场”的口号。支部书记马金华同志,带头到大江里去放养革命草,经过多次失败,最后终于克服了困难,养活了一百多亩革命草。猪只自繁自养,从少到多,1959年春天每亩平均还不足两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二千多头猪的大型畜牧场,平均每亩田达到四头,1960年为粮田提供了十几万担优质厩肥。他们还采取“以肥养肥,豆麦间作”的办法,在绿肥田施上肥料,使绿肥高产,割下部分作为三熟制基肥。这样就保证了增加复种指数后对肥料的需要。
随着新三熟制面积的成倍扩大,劳动力的需要量更大了。经过发动群众,反复讨论,改善作物布局,改进操作工序,大闹工具革新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复种指数提高和劳力不足的矛盾。
合理搭配品种,使收种时间错开,是合理安排劳力的一个有效措施。他们从夺取全年全面高产出发,掌握先熟为后熟,熟熟为全年,今年为明年,一年高一年的原则。1960年二百六十多亩春花田的收种工作,分成三段,段段紧相衔接。在品种搭配上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对春花、早稻,实行早熟、中熟、迟熟品种并重,做到早配早、中配中、迟配迟,使成熟期错开,对晚稻以选用早熟品种为主,保证冬季作物能够及时种植。他们还改进操作工序,在大忙季节改收割、脱粒、种植为收割、种植、脱粒,使作物种植不误季节,他们还成套地革新了收、耕、种工具,提高了劳动工效。
去年东湖农场的新三熟制,从播种到收获,工人们一连战胜了七次寒潮和五次旱、虫、涝、病等自然灾害。1960年春天,早稻秧苗受到寒潮袭击,工人们在党支部领导下,进行四次防冻保暖,用熏烟防霜,用泥块在菜秧旁筑起防风岭防风,给秧苗盖草、盖灰,保证了移栽计划的完成。入秋以后,连续五十天低温阴雨,使连作晚稻生长受到严重威胁,工人们日夜轮班精心护理,终于战胜了低温,保证晚稻发棵。
几年来,东湖农场由于坚定地执行了党提出的“以粮为纲”的农业生产方针,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夏收作物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20%,种植质量比往年都好。春花的土地利用率达到80%以上。现在,一个力争春花高产的群众运动已经展开。(附图片)
东湖农场副场长胡香泉(左)在向前来学习的人们介绍搭配种植品种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吴元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