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发挥桥梁作用,支援农业生产——上海内燃机配件商店做好农业机械配件供应工作的几点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4
第3版()
专栏:

发挥桥梁作用,支援农业生产
——上海内燃机配件商店做好农业机械配件供应工作的几点经验
中共上海农业机械采购供应站总支书记 倪大星
上海内燃机配件商店负担着上海郊区十一个县的农业机械配件供应工作。去年他们的配件供应工作做得比较好,使郊区的一千一百余台农业机械在“三秋”繁忙的季节,及时修复使用,拖拉机的停机率也从30%下降到3%。
加强三大观点的教育
商业工作者树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商业工作的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过程。
这个商店在前年主要是为工业服务,供应给郊区农业的机械配件,仅占全部销售额的1%,职工中为农业服务的观点是比较薄弱的。去年年初,商店党支部加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教育,同时抽出二十多个职工深入公社,一面送货下乡,一面了解农业机械维修配件的实际需要,经过实际体验,许多职工亲眼看到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技术改造,就进一步认识到商业工作的作用,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工作不单是经济工作,而且是政治工作。从此,整个商店的风气变了,服务态度大大改善。
认识小配件的重要作用
但是,只是抽象地认识到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必要性,而忽视了小配件在支援农业中的作用,仍然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因此党支部又反复地进行“小配件,大用场”的宣传教育。许多职工在送货下乡,支援抗旱斗争中,亲眼看到由于缺少一个小配件,机器转动不了,影响稻田灌溉的事实,进一步认清了小配件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搞好供应工作的积极性。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机器出了毛病,需要添置配件,供应员总是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
早调查
树立了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后,还必须有一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好方法,早调查,就是他们的一条很好的经验。
加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商业工作要支援农业,必须首先弄清楚当前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的放矢,使自己供应的商品对路。他们实行的“早调查”就是为了摸清农村对配件供应的需要,以便早作准备,保证机器及早修好,更好地为各个季节的农业生产中心工作服务。他们采取季节调查与经常调查相结合,驻县调查与临时派员调查相结合,以及边供应和边调查的方法,对各个时期机械维修的需要,做到胸中有数。去年备耕时,他们就发动职工下乡,到十一个县去调查机型、台数以及停机待料情况。情况摸清楚了,立即送货下乡。去年送到十一个县的维修配件有十万多件,都是对路的。除在农业生产季节之前进行全面调查外,还在农忙中开展突击补课,边调查边供应。去年5月,各县有七匹手扶耕耘机二百四十台,其中有10%以上因配件损耗停机待修,他们摸清情况后,就与工厂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共同采取措施,把配件送到拖拉机站,保证蔬菜及时下种,使工业支援农业也更能支援在“刀口”上。
早准备
对各个季节农业机器维修的需要调查清楚后,要保证机器台台动,还必须积极组织货源,及早作好准备。怎么准备呢?主要办法有三条:第一,充分运用上海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到各行各业去挖潜力,见缝插针,安排生产。第二,把需要的配件排队,排出农业机械维修上需要的“缺门”和零星特殊规格的配件,帮助县社工业制造。去年他们就提供给县社工厂图纸实样二百二十三件,生产了一百七十三个品种。第三,回收配件,进行修理。他们采用喷钢、镀铬、浇铅、搪磨、烧焊等办法,使一些过去只能作为原料回炉的废旧配件,经过整修又恢复使用。
早供应
有了货源以后,还要有好的供应方法,才能使配件货畅其流,及时供应到机口、田头、拖拉机站,保证机器及时修好。去年3月,他们在县和公社党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各县和公社商业人员,上下一起普遍建立配件供应网,边建店边培训,教材自编,采取了跟班辅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在跟班辅导中,他们边做边教,让新营业员大胆上柜台,自己从旁指点。同时,他们又把县内调查所得资料,帮助县店合理编制要货计划,使配件供应符合本地机型,做到商品对路;他们还在一百二十五个公社帮助培训了三百二十九名学员,全面帮助各县合理设置供应网点。现在郊区十一个县,不仅都有了农业机械商店,还有八十九个公社级的门市部。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供应网点后,就更可以货畅其流了。
供修用负责到底
要保证机器台台开动,除了做到早调查、早准备、早供应外,这个商店还进一步帮助工业和使用单位把机器修好、用好。首先,他们帮助公社供销部采取供应、修理、使用三个单位签订“三角合同”的办法,由商业部门保证配件供应得及时、对路,社办工厂主动及时修好机器,使用单位保养好机器。这是一种工农商三结合最好的形式,可以做到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就地供应,就地修理;可以使农民少操心,少费时,少跑路,少花钱。
为了解决偏僻地区社办工厂修理力量不足的修理问题,他们利用郊区河道四通八达的条件,特地建造了一只流动修理服务船,深入公社,随坏随修,做到供、修、教三结合。他们还根据路近、路远,“病”重、“病”轻等情况,采取“出诊”和“门诊”两项办法。他们以传授技术为主,对难修的边修边教,力求当场教会;容易修的则诊断“病”症,供应配件,由农民自己修,修后再去检查。他们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常常在离开公社时,还举行“修理技术操作表演会”或“业务讲座”使修理技术在公社开花结果。
(原载《解放日报》,本报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