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京郊“立春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5
第2版()
专栏:

京郊“立春图”
本报记者
冬至阳生春又回。2月4日——“立春节”,是农事季节的第一个节令,也是春天的开始。这一天,记者在京郊几个公社巡游,田野上生气勃勃,温室里春趣盎然,我们摄取其中几个画面,构成了这幅“立春图”。
巧夺天时
四季青人民公社温室生产队队长魏福庆在“立春”这天起了个大早。他乘社员还未下床就去温室察看昨天浸下的菜种。瞧!一天多时间,西红柿、青椒、茄子的籽儿都已萌出芽来了。魏福庆转身就把这消息告诉了社员们。他们决定抓住“立春”这个好节令再浸一批种籽。魏福庆说:为了让首都人民吃上多种多样的蔬菜,我们不仅买来了新菜种,而且提前浸了种。我们这是“巧夺天时”。
当这边温室里忙着浸种的时候,另一些温室里的社员们正在收摘蔬菜。满架葱绿的芹菜和黄瓜真是一幅小小的丰收图景。一个社员说:立春收菜又种菜,我们四季青公社哪能不四季常青啊!
鼓干劲,迎新春
一幅大红纸写的“挑战书”,在“立春”这天早晨送到了玉渊潭人民公社武家场生产队办公室,这是第一生产小组向各组下的战表。他们表示要在春节前把全部肥料运到田头。
这天全组社员几乎都出了勤。队长刘庆奎带我们走向田间。一路上尽给运粪的大车让道。站在小丘上向远近一眺望,只见肥堆像围棋盘上的棋子一般布满了畦埂纵横的菜田。刘庆奎介绍说:今年社员自己讨论的生产计划,全队二百六十五亩地都种上蔬菜,其中一半地要种三茬菜。复种指数高,需要的肥料就多。
在堆肥场上,第一小组的社员卢静轩、翁李氏正忙着掏马粪装大车。卢大爷乘大车运走一车肥的间隙,指指肥堆说:瞧,多好的肥料!他随着看看一湾潺潺流着的小河说:今天“立春”了,已经送了很多肥料上地了。
玉泉山下红炉忙
玉泉山南麓北坞村的两盘小红炉在清晨的薄雾里,呼呼地吐着熊熊的火苗,这是海淀区农业机械厂的七名工人,志愿下乡来帮社员修理小农具的。“立春”这天,刚一开炉,玉泉山大队一小队的三名社员就送来了农具。他们都喜气洋洋地说:“打春”了,大忙的时候不远了,现在修理齐全,忙时用着顺手。
四季青公社玉泉山大队的十个小队,由于前几年水利打下了基础,农业战线劳动力都加强了,需要的农具也增加了。正当他们想修添农具的时候,红炉小组来到这里。他们每天勤勤恳恳给社员修造二十多件农具,修得结实、好用。老师傅刘振山行炉多年,打的“山西锹”远近闻名,社员们都争着向队里订购。他们说:“有了玉泉山的水,昆明湖的肥,再加上得心应手的农具,无论是稻是菜,今年一定都能超额完成三包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