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闲谈杂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5
第6版()
专栏:

闲谈杂技
王熙
在我国,从汉代就有了关于杂技的文字记载和石刻。根据历史材料判断,当时我国杂技艺术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之一。
我国杂技艺术和劳动人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许多节目的道具如“盘子”、“坛子”、“飞叉”等,也是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演化而来。如“地圈”是农民劳动工具“箩圈”的变型。经过杂技艺人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形成为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杂技艺术在旧中国,不可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解放前,艺人流离失所,艺术奄奄一息,许多精彩的节目和绝技相继失传。解放后,由于党的重视和培植,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杂技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和发展。
今天在舞台上经常看到的杂技节目,大多是由我们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高和丰富了原有的节目,或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所创作的。通过他们长时间勤学苦练所得到的精湛技巧,以及内在的思想情感的表现,不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而且反映了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健康活泼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