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山区办粮前途无量——广丰县十都公社石岩生产队由缺粮变余粮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7
第2版()
专栏:

山区办粮前途无量
——广丰县十都公社石岩生产队由缺粮变余粮的调查
吴业寿 郑兆增
六石山岩高参天,满山竹木少粮田;
千古缺粮生活苦,如今余粮又余钱。
这是江西广丰县十都公社石岩大队大办粮食前后的写照。这个大队共有八个生产队,一百四十三户,五百四十人,男女劳动力二百二十个。著名的六石岩山,高插云霄。全队只是山坑里有二百一十二亩水田,平均每人三分九厘。这些田土质差,加上气候冷,粮食每亩年产量只有二百多斤,缺粮在这里是历史性的问题。1957年,全队缺粮二十多万斤;1958年缺粮十万多斤;1960年由缺粮队变成余粮队,历史上第一次余粮五万多斤。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这个大队位于赣、浙、闽三省交界处,山高水冷,岩多田少,土质很坏。马鞍山和白塔尖拔海一千米以上;只有一些
“斗笠丘”、“蓑衣丘”分布在山坑里,每天日照时间只有二至四小时。水田土质有两种,一种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顽皮泥,占10%左右;一种是“泥脚三寸深,种谷不长粒”的浅脚沙。
在这样一个田地少、条件很差的山区里,能不能大办粮食呢?怎样改变自然条件呢?在公社党委领导下,这个大队针对山高水冷、日照短、土质差和土地利用率低等的特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开展了向大自然的斗争。下考口生产队的七亩田,有五十多丘,三寸泥,石头脚,1959年种一季晚稻,亩收二百一十五斤;社员为了扩种早稻,1960年春耕前,就烧掉山边杂柴,又把柴灰带土搬下田,全部种上早稻;由于泥土加厚、热性肥多,结果早稻亩产达二百九十五斤;在秋季又种上晚稻,亩产也达二百斤。这样两季亩产就达四百九十五斤,比上年种一季晚稻亩产增产一点三倍。石板坑生产队的枫树坞有一亩田,共十九丘,两旁高山屹立,山边杂柴盛长,每天日照只有两小时,在1959年只收二百斤;1960年春季,他们把山边杂柴都砍光,使日照时间增加到四小时左右,又在田边作好小埂,排去冷泉,种上早稻,秋季又种红薯,两季亩产达六百零五斤,增产两倍多。黄丝坑生产队的和尚山有九分田,水利条件差,沙质土,田又漏,1959年种一季晚稻遭到秋旱,只收稻谷一百七十斤;1960年,把这些田加了一层山皮泥,增加了土壤粘性,种上早稻,收稻谷四百二十斤;秋季又因地制宜种上玉米,也收了一百七十五斤。社员说:“瘦田加土、增产没谱”。由于不断地改变自然条件,扩大早稻、二季晚稻、秋杂粮、冬麦和油菜面积,这个大队在1960年早稻由1959年四十亩扩大到八十六亩,二季晚稻由十二亩扩大到七十五亩,冬种面积也由九十八亩增加到一百二十亩;一季晚稻和秋冬闲田面积相对地减少了。水田复种指数由1959年的188%提高到209%,同时还利用山坑的冲积地开垦了水田五亩,亩产达五百斤以上。
这个大队坚持抓田和抓山结合,抓主粮和抓杂粮并举的原则,大举向山要粮。1960年,他们采取按产包工,生产队包山的办法,从“小满”到“夏至”,组织了二百多名社员在山上搭棚,大种玉米山。奋战一个月,新开玉米山四百一十亩,比原来扩大了82%。王成义生产队八个劳力,一个月开荒六十多亩,收粮食两万多斤。1960年玉米种下以后,全大队就在高山上搭了一百多个防兽棚,干部和社员一起住在山上,与兽害展开搏斗;公社还派出打猎队经常剿山灭兽,因此玉米普遍获得丰收,亩产达二百五十多斤,比上年增产50%以上;全大队玉米产量达十七万多斤,比上年增长70%左右。
山区办粮前途无量
事实证明,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山区大办粮食前途无量。石岩大队虽然粮食生产连年跃进,但是增产潜力仍然是很大的。
首先是多种门路很广:(一)从土地利用率来看,1960年全大队复种指数为209%,还有二十亩秋闲田、四十八亩冬闲田和大部分的玉米山在冬季空闲着,这些空闲田地绝大部分都可以种上作物,增产潜力很大。以黄丝坑生产队为例,土质、自然条件和劳动力,都不比其它生产队好,而这个队的土地利用率已经达到253%,比全大队平均复种指数高出了44%;只要全大队各生产队的复种指数都赶上这个生产队的水平,全大队就可以再扩大复种面积九十多亩。(二)这里山多地广,可垦荒地面积很大。1960年,由于群众办粮决心大,一年就使玉米山由原来五百亩猛增到九百一十亩。但是各生产队增种土地的幅度还不平衡。如黄丝坑生产队和下考口生产队的垦荒潜力一样,黄丝坑生产队男女劳力十三个,每人负担水田二亩二分,新开了玉米山六十多亩,使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了40%左右;而下考口生产队十五个劳力,每人只负担水田一亩,只新开玉米山四十多亩,玉米产量只增长30%左右。如果各生产队都像黄丝坑生产队那样,做到一人顶几人用,大搞玉米山,玉米产量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三)林粮混作和间作的增产潜力很大。这个大队幼林面积大,林粮混作潜力不小,大部分玉米山还可以间作黄粟;红薯地里也能间作高粱。1960年王成义生产队在黄坦坑用了十五亩玉米间作黄粟,每亩收上了玉米三百五十多斤、黄粟五十多斤,玉米同样大增产,还额外多收了一些黄粟。在红薯地里种高粱,同样每亩多收了粮食四十至五十斤。
其次,高产多收潜力很大。这个大队1960年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增长40%,全队粮食平均每亩年产量达到七百七十六斤,但是产量增长仍然不够平衡。例如,全队粮食每亩年产高的达一千斤以上的有十亩;八百至一千斤以下的有三十亩;六百至八百斤以下的有一百三十亩;六百斤以下的有四十二亩。以地区来看,全大队八个生产队,早稻平均亩产在五百斤以上的有二个生产队,四百到五百斤的有四个生产队,四百斤以下的有二个生产队。其中马家淤生产队早稻亩产高达五百四十九斤,而上洋生产队只有三百零七斤。形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耕作精细程度不同。上洋养猪场水库底有一丘六分田,早稻由于没有做到精耕细作,只收了四十多斤,亩产合八十斤;二季晚稻改变了耕作技术,肥多、水足、管理好,收谷一百二十斤,平均亩产二百斤。据研究,这块田的增产潜力还是很大的。石板坑生产队大江水有一分早稻,收谷一百零四斤,早稻亩产合一千零四十斤。这一分田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它说明了山高水冷地区是可以高产的。另外,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也可以显著增产。石板坑生产队有上下两丘田,自然条件一样,上丘五分面积,种中稻和料豆,亩产合六百一十斤;下丘一分五厘面积,种早稻和二季晚稻,亩产合八百九十斤,多增产了二百八十斤。全队1960年还有荞麦、料豆等低产作物三十九亩,平均亩产不到八、九十斤;假如把这些低产田因地制宜,改种一部分二季晚稻、玉米或番薯等高产作物,产量就可以达到三百多斤,每亩田一季就能多收二百多斤粮食。
第三,山区具有很多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例如:山区肥源多;修置农具的竹木材料充足;多种经营门路广、收入大,能为增产积累充裕的资金。
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石岩大队大办粮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高举三面红旗的伟大胜利,是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的伟大胜利,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这个大队过去条件很差,1959年还是个缺粮队,由于十都公社党委坚决贯彻了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派了三名公社党委委员驻队加强具体领导,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坚持实行“四同”,工作踏实深入,事事依靠群众,因此,大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生产上出现了你追我赶、气象万千的新局面。在领导方法上,抓田、抓山并举,抓主粮和抓杂粮并举,以及实行抓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的领导方法,环环扣紧,一着不让。从而使石岩大队在1960年起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山区大办粮食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有了党的领导,哪怕条件再差、山再高、水再冷,也是可以取得大办粮食的胜利的。(原载《江西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