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发动群众共商早稻合理密植 江西城镇公社城郊生产队因地制宜制订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8
第2版()
专栏:

发动群众共商早稻合理密植
江西城镇公社城郊生产队因地制宜制订规划
本报南昌7日电 江西弋阳县城镇公社城郊生产队,由小队和社员当家作主,在总结几年来推行密植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今年早稻密植规划。
城郊生产队有十一个生产小队,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原因之一,是充分发挥了小队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措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地推行了密植。为了把今年早稻密植规格定得更加合理,最近各小队在制定了今年生产计划后,充分发动群众总结与运用过去几年来因地制宜推行密植的经验,逐垅逐丘地制定出了今年早稻密植规划,并插牌落实到田。各小队的规划分别要求:今年早稻田70%左右推行七寸见方的密植,20%左右推行八寸见方的密植,其余10%的高产试验田推行六寸见方的密植。社员们很满意这样的密植,称这个规划是增产规划。
各小队总结出的推行合理密植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实行老农、青年、技术员三结合,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吸收老农的经验和技术员的科学知识,把老农、青年、技术员的积极性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第十一小队有九十一亩水田,在去年讨论早稻密植规格时,开始老农、青年和技术员主张不一,青年中有人主张推行密度较大的六寸见方的密植;一部分老农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劳力少、忙不过来,主张推行密度较小的八寸见方的密植;某些技术员和老农却提出要分田地、按水稻品种规划,肥田推行六寸见方的,瘦田推行九寸见方的。在“三结合”会上,经过互相启发,充分交换意见,最后党支部分析了大家的意见和本队的条件,确定了肥田、瘦田的合理密度,结果,全队早稻平均亩产达到四百二十二斤,比1959年增产15%。根据这个小队的经验,各小队在制定今年早稻密植规划时,都召开了老农、青年、技术员三结合会议,各抒己见,共商大计,密植规划因此订得更加合理。
各小队总结出过去实行密植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增产计划、自然条件、生产能力必须三结合。这也就是:在制定密植规划时,既考虑到增产计划指标的要求,又考虑到气候、阳光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到水利、肥料、劳力及工具等生产能力,使规划既准确又稳妥,既先进又可靠。第三小队在1958年推行早稻密植中,少数人认为越密越好,没有考虑到劳力缺、化肥少等情况,小部分田推行了密度过大的五寸见方的密植,结果因为劳力忙不过来,培育管理没有跟上,因而禾苗倒伏,没有增产。通过解剖这个“麻雀”,各小队在讨论早稻密植规格时都吸取了它的经验。
加强领导,是这里推行合理密植的又一条重要经验。例如第六小队,因为处在边远地区,1959年生产队党支部放松了领导,早稻栽插的行距达九寸至一尺,结果减了产。1960年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潘国才到这个小队,帮助小队干部领导和组织社员讨论制定密植规划;以后又亲自下田检查栽插情况,使全小队合理地推行了六寸和七寸见方的密植,结果增产25%。各小队在讨论了第六小队的经验后,小队干部和社员都要求生产队加强对他们的领导,帮助他们推行合理密植。
各小队民主讨论制定出今年早稻密植规划后,立即掀起了备耕新高潮,社员们正为实现密植规划加紧备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