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战斗的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09
第5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战斗的传统
本报记者 王英秀
到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第二天,我首先去参观了民族解放斗争博物馆。博物馆馆长瓦索·包什尼雅库十分热情地陪我参观。当我们看到许多游击队员手执步枪在山脚下合拍的一张照片时,瓦索同志指指照片上前排的一个队员,然后又指指自己。我最初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我又仔细看了看照片,才恍然发现照片上的那个游击队员原来就是他自己。瓦索同志是1943年参加游击队的,那时他正在爱尔巴桑高等学校读书,响应党要人民拿起武器反抗法西斯占领者的号召,就同四十个同学一道抛下书本上了山,正好碰到从地拉那法西斯监狱逃出的二十五个共产党员,他们六十多人就编在一个支队,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
这是我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期间碰到的第一个老游击队员。从此,我差不多每天都能碰到打过游击的老战士,他们是工业、农业、文教、党的工作等不同岗位上的中坚。有时我遇到一些三十来岁的人也打过游击,算起来当时不过只有十三、四岁。一位十四岁就参加了游击队的新闻界的同志告诉我,他那时虽然还不会放枪,可是跑腿送信、运送弹药和粮食还是满可以的。是啊,仔细想一想,在同法西斯侵略者斗争的几年中,阿尔巴尼亚全国差不多十分之一的人都曾拿起了武器,十三、四岁的孩子参加游击队就毫不为奇了。谈到这里,我想起了阿尔巴尼亚的妇女。由于土耳其长期的黑暗统治,封建思想的影响一向比较严重,妇女是经常戴着面纱,不让男人看到脸的。可是竟有六千女青年也曾拿起枪来和男同志一道上山去打敌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阿尔巴尼亚人无论男女都像鹰一样爱自由,爱自己的山峦,都像鹰一般勇敢,他们自称为“鹰之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解放后,游击队员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拍拍身上的硝烟和泥土,遵照以霍查同志为首的劳动党指出的方向,立刻投身到一场新的战斗——建设社会主义——中去。人民对于党教育和培养出来的这些老游击战士,自然给予了很大的信任。而他们也的确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他们成了建设新社会的骨干,在全阿尔巴尼亚,在战友们洒过鲜血的地方,他们培育出了芬芳灿烂的社会主义之花。
过去的老游击队员虽然投身到建设新生活的事业,可是并没有放下武器。我在阿尔巴尼亚北方斯库台州同南斯拉夫交界处,访问了乌克·巴梁农业合作社和以霍查同志的名字命名的农业合作社。这两个村子都在通往南斯拉夫的一条公路边上。顺着这条公路,转过山头就是南斯拉夫。乌克·巴梁村距南斯拉夫只有几百米。在这两个村子里,过去的游击队员带着青年人建立的民兵组织,为特务和破坏分子布下了天罗地网。从南斯拉夫来的特务是逃不过的。“霍查”农业合作社的民兵焦卡,在1959年夏天就曾亲手打死一个南斯拉夫保安处派来的破坏分子。焦卡是老游击队员,现在是农业合作社的党支部委员。这样,遍布各地的老游击队员,如今都是民兵的骨干,他们一手拿着镐,一手拿着枪,一边建设,一边警惕地保卫着祖国。特别在边境地区,他们是边防军的既有力又可靠的助手。
谈起社会主义建设,阿尔巴尼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我们都知道,土耳其残酷地统治了阿尔巴尼亚达四百五十年,后来,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一再企图把它瓜分,最后加上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的野蛮占领以及战争的破坏;十六年前,当阿尔巴尼亚争得了自由时,真是一贫如洗。可是建设战线上的尖兵——老游击队员们真是像作战一样把全部身心都投到建设事业中。就拿斯大林城来说吧。这是阿尔巴尼亚的石油产地,可以说是解放前阿尔巴尼亚仅有的工业基地,也是阿尔巴尼亚工人阶级的摇篮。第二次大战期间,工人们再也不能继续忍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和奴役,纷纷上山打游击去了,光是石油工人就组成了一个游击营。解放后,工人作了油矿的主人,原来游击营的政委留安·卡菲皆吉作了斯大林市第一任党委第一书记。当时,矿区被破坏得很严重,人手又缺,有技术的老工人更缺。一部分从游击队回来的老工人就带着青年人干了起来,因为国家的建设事业需要石油,需要快步前进!这些永远坚持着战斗传统的人们甚至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国家和个人都确实十分困难,但是什么困难也吓不倒身经百战的游击战士们。他们就这样在前进道路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建起了一座座新油井和无数漂亮的住宅。短短的十六年间,他们把石油开采量提高了六点八倍,炼油量增加到三百倍。去年为国家超额生产了两万七千吨石油。现在,他们正在磨拳擦掌,准备在从今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再开辟两个新的油矿。
贝拉特州党委书记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的人民像游击队员一样地工作着。”这是一句多么中肯的评语啊。记得我到贝拉特的那一天,包括第一书记在内的三位州委书记,全都下乡检查冬小麦播种的情况去了。而阿尔巴尼亚各个州委会负责农业的工作人员,根据规定,每月有五天留在机关,用作汇报、总结和计划工作,其余的二十五天都住在合作社。这种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正是共产党领导的老游击队员的本色吗。
“游击队员”在阿尔巴尼亚是普遍受人尊敬和热爱的。没有赶上参加游击运动的青年人,也用游击英雄的斗争精神鞭策自己。我访问过阿尔巴尼亚全国最大的纺织厂——地拉那斯大林纺织联合厂。这个工厂的工人差不多都是青年人,有许多工作队是以一个游击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工作队员们十分熟悉英雄生前抗敌的英勇事迹自不必说,而且同英雄的家庭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把工作队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报告给英雄的家属。在英雄的纪念日,为了表示对英雄的怀念和敬佩,总是承担新的更高的生产任务。工厂著名女劳动英雄维托·科诺米所领导的工作队,就是以女游击英雄玛格丽达·都杜梁尼的名字命名的。当她的工作队得到了“社会主义劳动工作队”的称号时,工人们就把英雄的母亲请到工厂,向她报告工作队的成就,同时请她向队员们谈谈自己女儿的英勇战斗事迹。
在阿尔巴尼亚,人们十分珍视游击队的传统,同时对历史上一切爱国的战斗传统,也十分珍视。1959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庆祝自己解放的十五周年时,还为十五世纪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立了雕像。斯坎德培曾领导人民武装起义反抗土耳其的压迫,领导人民同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对抗了二十五年,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土耳其苏丹的几次亲征也没有使他屈服。这位英雄如今已成了爱国主义和战斗的象征了,人们至今还记住他当时的几句名言:
“自由不是我给你们带来的,
是我在你们身上找到的。
不是我武装了你们,
你们早已武装好了:
自由的火焰在你们心中燃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