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热情的称赞 真诚的友谊——记中国工农业展览会在仰光的展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0
第6版()
专栏:缅甸通讯

热情的称赞 真诚的友谊
——记中国工农业展览会在仰光的展出
冯光
中国工农业展览会在缅甸的首都——仰光展出整整一个月,接待了五十万参观来访的客人之后,于5日晚间胜利闭幕。这些天来,通往展览会的“吴威沙耶”这条宁静的道路,成了仰光市最热闹的街道。人们带着友好的情意,带着寻求了解的心愿,像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国工农业展览会。
丰富多采的中国展览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参观者除了来自本市和郊区之外,还有许多是来自缅北、缅南、缅西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参观者包括政府高级官员、职员、工人、农民以及各界人士。观众对中国的飞跃进步感到十分惊讶。一位叫吴敏的观众参观了中国展览会后,高兴地说:“几百年来一向被帝国主义侵略和迫害的中国人民,在解放仅仅十一年的今天,取得了这样惊人的进步,真令人感到兴奋,这是亚洲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他又说:“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它将进一步鼓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它将为世界上落后的国家,照亮通向繁荣幸福的道路!”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道:“今天我是第四次参观中国工农业展览会了,但是我还准备再来看几次,我觉得它百看不厌。从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下的日新月异的面貌。十几年前,中国还被称为东亚的病夫,但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强国之一了。作为‘胞波’的我,感到万分的高兴与自豪。”
在无数的展品中间,“红旗”牌小轿车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之一。差不多每一个经过的人都要伸手摸摸这辆闪闪发亮的车身。特别是汽车司机,他们用内行的眼光仔细打量着汽车的各个部分。许多观众对汽车的设计包括它的美观、性能和自动装备都非常赞美。一天,一个青年司机,摸摸车身,看看车底盘后,向讲解员问道:“所有零件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吗?”当他得到肯定的答复时,他表示十分惊奇和高兴,并翘着大拇指赞扬道:“中国制造的汽车是第一流的!”
展览会上展出的农业机械和小型农具,更引起缅甸人民的极大兴趣。在双轮双铧犁、各种类型的插秧机、甘蔗剥叶机、解放式畜力水车、双人打稻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七十多种农具的周围,总是拥挤着参观的人群。在一架木制的和一架铁制的水稻插秧机旁边,经常围着密密层层的观众,有些人还把这种农具画下来或拍摄下来,准备仿制。他们认为这些容易制造、使用方便而又能大大减轻体力劳动的小型农具,对缅甸人民来说,非常适用。一位六十九岁的老农民吴同仲,特意带着他的儿子、女儿、儿媳妇全家六口从离仰光近千里的毛淡棉赶来参观中国工农业展览会。全家连续看了几天,他们对展出的水稻插秧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并且反复地向讲解员询问农具的性能和价格。他们说:“如果我们能用上一架这种农具,那就再不愁插秧时累得腰酸腿疼了。”克钦邦事务部长杜瓦信瓦瑙,1月30日第二次前来参观了中国工农业展览会。他对各种展品都很欣赏,特别感兴趣的是小型插秧机、播种机、犁耙等农具。最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拥有人口六亿五千万的新中国,正在为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农业国家,正在为促进亚洲各国的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而积极地贡献着巨大的力量。”缅甸农林部组织了八名官员和工程师,来展览会特别详细地参观和研究了农业机械和小型农具。他们要求最好能够到缅甸各地广大农村实地表演这种小型农具的使用方法,并要求把展出的小型农具和农业标本留给他们。
缅甸朋友们看了壮丽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及黄河三门峡水利建设模型和内部结构的照片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许多观众都说:“这才是真正的大跃进哩!”我国生产的精致的绸缎、瓷器、手工艺品和各种象牙雕刻,也吸引着大量的观众。
在展览会附设的露天电影场里,每天晚上都有两、三千人欣赏中国电影。很多人没有座位,站着也要看到底。观众们对“国庆十周年”、“黄河飞渡”、“董存瑞”、“搜书院”、“春满人间”等影片特别感兴趣。当银幕上出现天安门前庄严的阅兵式和数十万游行队伍,出现毛主席,出现中国人民以英雄的气概进行移山倒海的劳动和保家卫国向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镜头时,观众总是热情地鼓掌和欢呼。
通过展览会,缅甸朋友们对中国的情况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更表示出他们由衷的敬爱。缅甸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吴彬素养达法师问我们:“这里能否买到毛主席像?”当我们答应以后设法送给他一张时,他高兴得连忙握着我们的手说:“再好不过了!再好不过了!”很多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中国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完全归功于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亲眼看到中国的进步,对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更加钦佩。”几位观众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赞诗:
太阳出来满天红,
东风永远压西风,
人民领袖毛泽东,
领导工农商学兵,
一日千里大跃进,
“瑞苗胞波”喜心中。(附图片)
中国的插秧机引起缅甸观众很大的兴趣。许多观众不仅要看,还要动一动,摸一摸。 新华社记者 李长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