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说“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2
第6版()
专栏:

说“年”
知非
称为春节的夏历新年即将到来。
“年”这个字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古代的字书把它放在“禾”部,原来的写法是“?”,从禾千声。《春秋》上说“五谷皆熟为有年”,常常大书特书“有年”(鲁桓公三年)和“大有年”(鲁宣公十六年)。有年是收成好,大有年是大丰收,现在我们还把农业上的收成叫作年成。谷物的收成大都是一年一熟,引伸起来,于是把年作为岁名,是从周朝开始的。《尔雅》上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古人说“周以稼穑兴”,中国开始以农立国,并以年名岁。
过年成为社会风俗,大概始于汉朝。在《礼记》月令一篇中还没有过年的规定,只是说正月元日“祈谷于上帝”。祈谷是祈祷丰收,东汉崔实著的《四民月令》里虽然有一些过年的材料,但还不具体。到了晋朝人宗懍写的《荆楚岁时记》才具体记载过年的情形,从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开始,仪式十分繁琐,其中大部分风俗一直流传了很久。
我们各个民族对于过年的风俗习惯,在形式上各有不同。汉族和满族对于过年的习俗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比较趋于一致。如祭灶、辞岁、放爆竹、贴春联、吃饺子、年糕等。蒙族的节令,一般和汉族也很相近。夏历正月都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各寺院诵经作法会。定居从事农业的蒙族人民受汉族风俗的影响较多,对于过年更为隆重繁杂。
回族的新年名“古尔邦节”,是在回历九月开斋节后七十天,他们把开斋节叫作小年,把“古尔邦节”叫作大年。互相访问祝贺,送油香(用油炸的面食)等礼品。维吾尔族把古尔邦节叫作库尔斑节,一连三天,除到礼拜寺作聚礼外,人们互相拜贺,青年们歌唱跳舞。哈萨克族也把过年叫作古尔邦,不过更为重视,家家都要宰羊。人们穿着新衣在三天内互相道贺,并举行赛马、刁羊等大会。
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穿上新衣,互相赠送哈达,来往拜年。家家户户用酥油和麦面作成各式各样的糕点,酿制青稞甜酒,并在经堂上陈列着染色的麦穗和青稞苗,预祝丰收。天没有亮,妇女们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亲朋之间互相祝贺“札喜德勒”(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在空地上围起来歌舞。
至于苗族、?族的新年,虽然形式不一样,庆祝丰收则相同。
苗族于新年元旦,提瓮吸新水,蒸大粽油团,以祭祖先,亲戚携酒登门道贺,聚饮讴歌,预祝丰年。?族的新年元旦也类似这样,壮丁则比赛射击,并于新年扮演耕作,以三人为一组,一人作牛,一人扶犁,一人荷锄,逐户表演,以示迎接春耕预兆丰年。正月初二为狂欢日,俗名“放牛出栏”,青年男女可尽情歌舞,毫不拘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