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青海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2
第6版()
专栏:

青海湖
实为
青海湖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它在十多条河流灌注之下,群山环抱之中。这里蕴藏着相当丰富的水产资源。它有六百多万亩水面,蕴藏成鱼三十万吨,每年可以生产全国闻名的无鳞湟鱼三万到七万吨。人们称它为“活鱼仓库”,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水鸟遮天蛋满岛,野羊成群跟人跑,马过湖边踩死鱼,大鱼小鱼筛子捞”,这完全是实话。人们一定想不到在拔海三千多米高的草原上,竟有如此奇迹!然而奇迹还不止于此,据说在拔海五千多米高的唐古拉山和祁连山的湖泊中,同样蕴藏着大量的水产,有些行人曾经用棒子打到过鱼。
人们可能会问,高原水少,气候干燥,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鱼?高原地区虽然气候寒冷多变,结冰期较长,但是只要有湖面,有水草,就会有鱼。
青海湖里丰富的鱼群和湖边的资源直到解放以后才开始为人民生活服务。在那里,职工群众根据季节和鱼类活动的规律,积极改革捕捞工具和方法,追捕鱼群。夏季是捕捞的旺季,雨水较多,鱼群大多密集在河中、河口和湖边,抢食雨水冲泻下来的有机质和牛羊的粪便。工人们使用长约八十至二百米的中、小型地拉网,轻装出击,开展浅水捕捞。在集中产区,一般一网可捕鱼四、五千斤,最高网产可达二万多斤。秋季,水温逐渐下降,鱼群游向深水,他们就使用长约三百米的大型地拉网(加长手拉的网绳,达一千米以上),在岸上起网,每网最高产量一万斤以上。冬、春季开展冰下捕鱼,工人们在冰上使用绞盘或用人力拉动冰下拉网,平均一网可打四、五千斤。他们还开展一种成本低、省材料、操作简单的钓钩作业。三对机船已经开始在青海湖上生产,一年可产鱼一千吨。
青海湖的前途不可限量。青海还有不少资源丰富的湖泊,也正在开发和计划开发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