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友好团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4
第3版()
专栏:

伟大的友好团结
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部长
苏中友好协会副主席 伐契斯拉夫·叶留金
2月14日是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十一周年。签订这一条约,是我们两国关系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
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根深蒂固。在我们两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中有不少共同的东西。过去俄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国人民渴望自由和民族繁荣的意愿一直是感到亲切和同情的。伟大的列宁曾经守护在我们两国人民真正兄弟般友谊的摇篮之旁。
中国人民革命给予帝国主义在亚洲的阵地的毁灭性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它对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个新的强有力的推动力,给各国人民,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不仅苏联和中国,而且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在广泛地庆祝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十一周年。这一条约为我们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
从这一条约签订之日起,过去的年月证明,苏中友好对于我们两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对于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体系,对于全人类的和平和安全的事业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成就,以及它们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飞快速度,说明社会主义同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经济竞赛,将以社会主义体系的彻底胜利和资本主义的溃败而告终。天才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在这一竞赛中获胜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共产党的领导下,过去十一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卓越的胜利。在这些年月里,中国实现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的改造。无论城市或乡村,在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目前,中国人民正在动员自己的一切人力物力来尽快地实现国民经济计划,把中国变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工业、农业、科学和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
苏联人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感到亲切和珍贵。由于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加快速度,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过程。苏联人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迅速高涨中也有苏联的贡献;执行国际主义义务的苏联人民的慷慨援助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
苏联人民把对兄弟中国人民的援助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赫鲁晓夫同志说:“苏联人民把中国人民当作自己的兄弟、朋友和同盟者。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在争取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中得到了巩固。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今后还将尽一切必要的努力来进一步加强这一友谊,加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统一和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对社会主义各国给以经济和其它的援助。中国向苏联供应工农业产品和原料。
庆祝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十一周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举行的,即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满怀信心地前进,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提高人民的物质福利。社会发展的进程证实着列宁的天才预见:社会主义胜利了的国家,通过经济建设给世界革命的发展以主要影响。由于苏联成功地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计划,以及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迅速地发展经济,就在最近的时期内,社会主义体系的产品将占整个世界工业产品的一半以上。
目前,苏联人民正以自己的英勇劳动来执行苏共第二十次、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和苏共中央各次全会所规定的使我国工农业、科学和文化进一步高涨的伟大任务。不久前闭幕的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制定了发展农业的宏伟纲领。它将保证苏联人民物质福利的不断增长。
为全会决议所鼓舞的苏联人民,正在为迎接行将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承担新的社会主义保证条件,以其忘我的劳动对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和平经济竞赛中获胜,对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作出伟大的贡献。
现在拥有十亿多人口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日益巩固,日益增添新的力量,队伍更加紧密团结。苏中两国人民的同盟和友好,有着两国社会制度一致这样的坚固基础。我们有着共同的目的:为争取和平、争取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斗争。我们两国人民在斗争中以同一的百战百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为指南。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莫斯科会议,显示了所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磐石般团结和在现代发展的根本问题上观点的一致。
社会主义国家结成统一的阵营,这一阵营的日益巩固的团结和不断增强的实力,保证社会主义在整个体系范围内的彻底胜利。社会主义阵营,它的统一和团结,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以及全世界工人和劳动人民最伟大的成就。因此,社会主义各国的共产党把加强伟大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团结和统一看作是自己的头等的国际义务,并以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各国人民友好的精神来教育各国人民,是十分自然的。
正如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认为,自己的国际义务是今后尽全力在平等、互利和互助原则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团结一致和合作,以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一切表现决不调和的精神教育劳动者。
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变化,创造了二十世纪最初几十年不曾有过的新局面。新的环境为从社会生活中排除战争创造现实的可能性,有利于各国人民开展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
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完全肯定了1957年莫斯科宣言的论点,并且强调,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经济竞赛的原则,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和明智的国际关系原则。现在,问题只有这样的提法: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还是毁灭性的战争。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国际意义是非常伟大的。它证明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已成为巩固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这一历史性文件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论点,即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巩固远东和世界和平和普遍安全而斗争,根据联合国的原则和目标,两国愿意本着真诚合作的精神参加一切旨在保证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国际行动,并将为最快地实现这些目的而完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同志在强调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国际意义时说:“人们可以看得见:业已经过条约固定下来的中苏两大国人民的团结将是永久的,不可破坏的,没有人能够分离的。而这种团结,不但必然要影响中苏两大国的繁荣,而且必然要影响到人类的将来,影响到全世界和平与正义的胜利。”
苏中两国伟大人民的友谊,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条约签订后的十一年来,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们两个伟大国家的友好和同盟的巨大生命力。和平的敌人想破坏这一友好的一切企图都是枉费心机的。
赫鲁晓夫指出:“我们的观点一致,思想一致,我们有着为工人阶级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而斗争到底的统一意志。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为指南。主要的是苏联人民同中国人民、苏联共产党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团结。”
在以刘少奇同志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不久前访问苏联期间,以新的力量显示了我们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中国朋友们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明斯克、鄂木斯克、伊尔库次克受到的热情亲切和激动人心的接待,证明苏联人民对伟大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爱之情。
苏联人民想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人民生活,了解中国人民争取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的日益增强的意愿,它鲜明地表现在我们的社会团体,首先是苏中友好协会的活动中。协会在它活动的年月里,作了巨大的工作,在加盟共和国、大企业、机关、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所和文化教育机关建立了自己的分会,吸引数以十万计的苏联人同中国朋友们建立积极的兄弟般的联系。
我们的协会同中国朋友们保持直接的接触……我回忆起1960年2月,苏联代表团到中国参加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十周年庆祝大会。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成就,访问了工厂、人民公社和高等学校。我们同中国劳动人民的所有会见,都是在极为友好的兄弟般的气氛中进行的。
我们两国伟大人民、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兄弟般的友谊,是各国人民和平和安全的坚不可摧的堡垒,是今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胜利的保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