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幸福新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4
第3版()
专栏:

幸福新居
莫斯科李哈乔夫汽车工厂工长 约·波司特尼科夫
在新年的餐桌前人们举杯祝贺幸福的未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成就,祝亲戚朋友们健康。这是人民的传统习惯,在苏联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这样欢庆新年,我们的家里也总是这样庆祝这个节日。
但是,我们举杯庆祝今年的新年,却与往年不同。我们全家团聚一堂。
我对妻子说:“祝贺你新居之喜,阿库里娜·阿特洛诺甫娜”,又向孩子们说:“也祝贺你们,孩子们!”
我们是个大家庭:我们夫妇两个,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在迁入新居以前,我们住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座很好的住宅里。我们过得很好。但是,孩子们长大了。两个孩子进了工厂,还有一个孩子当了地质工作者,他现在正在卡拉库姆进行勘探。女儿也工作了。大儿子阿历克塞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个小孙子沙萨。
我们这个大家庭住得有些拥挤了。就这样,新年前夕,我在一个居民大楼中领到了一套新房子。这个居民大楼是去年建成的,离工厂不远。阿历克塞一家留住在老宅里,我们迁居了。应该说,新住房非常舒适。离工厂近在咫尺,而旁边就是工厂的文化宫。大楼的第一层是又大又好的商店。
傍晚,我回家的时候,看到窗户里灯火辉煌。高大的、敞亮的房子矗立在广阔的大街旁。彩色缤纷的窗户一个跟一个闪出灯光。我知道,那里,在这些窗户里有我的同志们——李哈乔夫汽车厂的工人们。多少这样的窗户怎样数也数不清。
去年,像我一样幸福迁入新居的人,在我国有数百万。二百四十万套新住宅燃起灯光。建筑工人交出了八千五百万平方米的住宅。这还仅仅只是在城市和城市的工人新村里,而在农村又增添了六十二万五千幢住宅。
在我的新房子的墙壁上挂着织锦。这是中国朋友的礼物。我曾经到中国帮助朋友们安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工生产。礼物是我从中国带回来的。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中国朋友们。我和他们一起在中国土地上几乎工作了一年。还有三个很有才能的青年人,他们来到我们工厂学习。他们的名字——黄汉成,崔金伯,李福方(译音),其中有两个现在在长春汽车厂工作。
亲爱的朋友们,向你们大家致敬。向你们和你们的人民致敬,祝你们在劳动中取得最大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