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妥善安置了归侨 迅速发展了生产 华侨农场建设事业蒸蒸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5
第7版()
专栏:

妥善安置了归侨 迅速发展了生产
华侨农场建设事业蒸蒸日上
本报讯 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1960年国家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五个省(区)投资扩建、新建和改建了二十五个国营华侨农场。这些农场一年来已经陆续安置了大量的新归国华侨。生产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些国营华侨农场都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迅速建成的。各个农场在扩建和新建过程中,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都调拨了大量的钢材、水泥、木材和许多拖拉机、汽车、排灌设备、化肥、农药等支援这些农场的生产和建设。地方党政部门和农场附近的人民公社,对这些农场的建立和发展,在人力和物力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根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勤俭办场的方针,一年来各个农场不仅在争取粮食、副食品自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且因地制宜地发展了畜牧业、林业、副业,广泛种植了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一些建场较早的农场,如广东的兴隆、陆丰,福建的常山,广西的武鸣等农场,都较大规模地扩大了种植面积。农场作物产量普遍比过去有较大的增长。兴隆农场,去年全年开荒达四万多亩,等于过去八年来开荒总数的四分之三。农场几十种产品产量比1959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粮食、蔬菜、鱼、肉、食油和水果等,已能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初步改变了这个农场过去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粮食、副食品全部依靠国家供应的状况。1960年新建的福建的赤港、双阳,广东的大南山,云南的平远街等农场,虽然建场才几个月,但有的已经有了收益,有些农场还已经做到了粮食、蔬菜部分自给。
各农场场办工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普遍办起了修配厂、农产品加工厂、砖瓦厂、石灰窑和发电站。
广大归侨发扬了刻苦劳动的传统精神,积极参加农场的生产建设。据广东大南山,福建常山,广西武鸣,云南甘庄等十三个农场的不完全统计,新归侨在劳动生产中受到表扬和奖励的已达二千六百多人。许多劳动好、为群众爱戴的生产标兵、五好场员还被提拔为小组长、生产队长或副场长。
农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大力帮助新归侨场员修建房屋,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一年来,各地农场为新归侨场员兴建了二十三万多平方米的房屋。各农场还普遍建立了公共食堂、医务所、小学、托儿所和幼儿园。有的还创办了医院、敬老院、中学和业余文化学校等。
今年各农场将继续贯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勤俭办场的方针,继续扩大开荒和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力争在粮食、蔬菜、肉类、食油和经费等基本达到自给或半自给。现在,广大新归侨同老归侨场员一样,在农场党委的领导下,正满怀信心地从事农场的生产劳动,决心争取在三、五年内,把自己的农场办成先进的农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附图片)
曾在印度尼西亚当机器修理工人的黎明华,回国后在广东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联合工厂当机器修理工。图为黎明华(左)在老场员、印度尼西亚归侨林金石(右)的指导下,正在研究修理农业机具的技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