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管好绿肥 增产绿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7
第1版()
专栏:社论

管好绿肥 增产绿肥
绿肥,向来是我国南方地区一项重要的肥料来源。大跃进以来,绿肥在南方地区更有了巨大的发展,1960年绿肥的种植面积,比1952年增加一倍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绿肥占南方地区全部肥料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江西、湖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大部分地区早稻施用的基肥,主要是绿肥。管好绿肥,增产绿肥,对于这些地区争取今年农业丰收有重大意义。
去年冬季绿肥生产,总的情况是好的。目前许多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正在积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绿肥丰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去年秋季许多地区扩大了晚秋作物播种面积,加上一部分地区绿肥种子不足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一部分地区绿肥种植面积比往年减少了,多的减少20%左右;有些地区出苗不齐,不壮,三类苗比重较大。这就要求用更大的力量加强田间管理,力争迅速改变三类苗,保证今年绿肥作物高产多收。
增产绿肥,必须管好绿肥。要千方百计加强对三类苗的管理,加强对全部绿肥作物的管理,用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来弥补播种面积缩小带来的不利因素。事实上增产绿肥的潜力是很大的。去年绿肥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各个省、县、公社和生产队之间很不平衡,高的亩产八、九千斤以至万斤,低的只有千斤左右,相差几倍。如果能把绿肥低产田的产量,普遍提高到一般田的水平,就可以大大增加绿肥的总产量,也就等于扩大了绿肥的种植面积。江西武宁县宋溪公社,最近组织了一部分劳动力,由干部和老农带队,深入绿肥田间,对症下药,突击改造三类苗,收到立竿见影之效。这个社的高丰大队原来有一千多亩绿肥三类苗,经过追肥、盖草、锄草,三类苗迅速赶上了一类苗。
管好绿肥,增产绿肥,就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干部和社员树立对绿肥的正确认识,提高群众管好绿肥的积极性。目前有两种片面的或者错误的看法需要纠正。
一种看法:绿肥是草不是粮,管草没有管粮重要。从表面上看,绿肥的确是草,不是粮食。但是,绿肥却是粮食的“粮食”,它能够给庄稼提供大量的养份,使庄稼长出更多的粮食。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肥是草又是粮食。广西僮族自治区鹿寨县农民说得好:“哪一年绿肥长得好,哪一年就增产,哪一块田绿肥长得好,哪一块田就丰收。”这真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肥多粮多的真理。
再一种看法:绿肥本身既然是肥料,在对绿肥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采取浇水、锄草等措施是可以的,给肥料施肥却是多余的。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绿肥作物同其他作物一样,只有肥足水丰,才能生长健壮,高产多收。据湖南醴陵县调查,紫云英在开春后每亩施用五斤硫酸铵,比不施肥的每亩增产一千多斤。五斤硫酸铵只含有一斤氮素,而一千多斤紫云英不仅含有四斤以上的氮素,还含有一部分磷素、钾素和大量的有机质。可见,给绿肥施用肥料是很合算的,并不是多余的。应当算细账,看到今天给绿肥施用一点肥料,明天就能增加更多的肥料,以小肥养大肥,这是增加肥料的经济有效的办法。
要管好绿肥,必须要根据当前绿肥生长发育的实际状况,因地因时因苗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根据许多地区的经验,在“三包”落实的基础上,采取定人、定田、定措施、定产量、定工分报酬、超产奖励等项办法,建立和健全田间管理责任制度,是管好绿肥的重要保证。各地应该把这些制度建立起来,并发动干部、老农和社员,对绿肥田普遍进行一次检查,看田、看苗、看天,定管理措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开沟排水。绿肥怕潮湿,南方阴雨又多,如果田里排水不畅,枝叶容易发黄,甚至萎黄而死。目前绿肥正处于幼苗期,适时施肥,既可以促进幼苗增加分枝、长好根系,又可以防寒防冻。此外,对于危害绿肥的病虫害,也需要严加防治,把病害消灭在初发阶段。只要我们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发扬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千方百计地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今年一定能够取得绿肥的好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