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真挚的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7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真挚的友谊
本报驻上海记者
上海人民正在热烈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一周年。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歌颂中苏伟大的友谊,中苏人民的友谊像青山绿水,万古长存。友谊的苗圃
上海市少年宫,也是中苏友谊的苗圃,上海的少先队员经常从这里把天真纯洁的友情传送到苏联各地。这几天,他们为了庆祝中苏友谊的节日,又给苏联二十多个少年宫发出了贺电、贺信。
苏联西克提夫卡少年宫的航空模型小组和上海少年宫的航空模型小组的友谊,一年多以前就开始了。1959年10月,正当中国小朋友欢庆建国十周年的时候,西克提夫卡的小朋友给上海少年宫小朋友寄来了友谊的贺信,并要求交流制作航空模型的经验。西克提夫卡少年宫航空模型小组把他们自己制作的一架竞速航空模型,送给了上海少年宫的小朋友。上海航空模型的爱好者也给苏联小朋友寄去了优质的航空模型制作材料——木板和纸。今年1月,当他们的友谊刚进入第三个年头的时候,西克提夫卡小朋友来信说,他们小组的成员都成了等级运动员,并且在好几次重大比赛中获得了胜利。上海少年宫航空模型小组的许多小朋友也和他们的苏联小伙伴一样,达到了等级运动员的标准。其中有一个孩子还获得了运动健将的称号。
许多在少年宫种下的中苏友好幼苗,现在已经长成了茁壮的绿树。上海农学院一年级女学生李蓉和苏联姑娘丽达现在都是大学生了,她们的友谊还是在红领巾时代开始的。那时丽达跟随在中国工作的父亲居住在上海。有一天,两个小姑娘在上海市少年宫的一个集会上见面相识了,从此她们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久丽达回国了,但她们的友谊没有间断,像是一对亲姊妹。1959年,她俩同时加入共青团,去年夏天又同时考入了大学。
老布尔什维克送来的礼物
1959年上海的一个代表团访问列宁格勒时,苏联工人托代表团带回一箱铣刀工具,赠送给上海金属工业的工人。这箱珍贵的礼物中,有二十多把大小不同的新式铣刀和整套图纸资料,是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车工、老布尔塞维克、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卡拉谢夫革新创造的。代表团回到上海后,把这份珍贵的礼物交给了上海柴油机厂的铣刀革新者王槐甫。这个青年工人拿到这些礼物,真是爱不释手,立即在自己的铣床上试用,果然切削速度高,震动小,拆装方便,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一倍到二倍。他高兴极了,不久又仿造出十多把刀子在全厂推广介绍,受到铣工们的热烈欢迎。
去年春天,在上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高潮中,王槐甫怀着对苏联工人的感激之情,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用这种先进的刀具,向全市工人作了一个月的示范表演,引起了工人们很大的兴趣。
这种刀具的推广和中苏工人之间的崇高友谊,像接力赛跑一样,迅速在上海的工厂中传播。著名的上海机床厂铣工李永顺得到这把新式刀具以后,用它来铣制精密平面磨床的部件,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他又仿造了成百把这样的刀具,在全厂推广。去年4月到7月,他带了仿造的新刀具和翻译的图纸资料,到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合肥、南昌等十多个城市去推广和举行操作表演,传播列宁格勒这位铣刀革新者对中国工人的真挚友谊。在节日的前夕,李永顺又在指导青年徒工使用这种铣刀切削外圆磨床的零件。他十分感谢苏联工人送来的这份珍贵的礼物。
学习保尔的战斗精神
在一幢幽静的楼房里,住着一个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的青年王永春,这几天,他不时翻阅着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送给他的一套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的照片,衷心感谢苏联友人对他的深切关怀。
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即将高中毕业的王永春,突然患了严重的关节炎,两腿不能动弹。当他辗转病床痛苦万分的时候,他拿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保尔·柯察金的英雄行为鼓舞了他,把他从悲观绝望中解脱出来。他开始在病床上自修完全部高中课程,接着又利用收音机学习俄语。后来他又考取了俄语学校,忍着病痛到学校去上课。他坚持学习了两年半时间,直到毕业,在离开俄语学校以后,他仍抓紧自修和补习。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不时鼓励着他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使他的俄语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他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几年来,他翻译了《亚库梯民间故事》、《我们的小阿当》等许多苏联儿童读物。1957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来到上海,王永春会见了她,他用流利的俄语向她介绍了学习保尔的一段经历,并送给她两本他翻译的苏联书籍。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十分关怀他,为了让他能更好地了解保尔的生平,特寄来了这套照片。
王永春的身体残废了,但是当他想到能为中苏友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时候,他就得到最大的安慰。
捏面艺人的新作
这几天,著名的捏面艺人赵阔明显得特别高兴。在中苏人民共庆友谊节日的前夕,他完成了一件反映伟大的十月革命的大型作品,并且第一次用面塑艺术成功地创造了光辉的列宁的形象。
这件面塑艺术作品是根据苏联著名油画“政权归于苏维埃——和平归于各族人民”创作成的。整个作品安放在高阔一尺左右的玻璃框内,它生动如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斯莫尔尼宫宣布工人阶级第一条法令——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的情景。身着黑色大衣的列宁,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右手有力地伸向前方。在他的后面是斯大林、斯维德洛夫、加里宁、捷尔任斯基等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台下挤满了工人、农民、士兵的代表,都全神贯注地在聆听列宁的演说。整个作品有近百个人物,个个神态不一,维妙维肖,谁也想不到这竟是靠一双灵巧的手用面捏起来的。
从去年10月开始,赵阔明就开始准备创作这座反映十月革命、描绘列宁的作品。塑造这么重大的主题,在一件作品中创造这么多人物,这在赵阔明四十多年艺术生涯中还是第一次。老艺人怀着对苏联人民友好的愿望,阅读和研究了有关十月革命和列宁的书报杂志,仔细地揣摸列宁形象的特点,每创作一个人物都倾注了他全部感情,经三个多月的刻苦努力,才完成了这座充满中苏友谊的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