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春联小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19
第6版()
专栏:

春联小史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年”。这副春联,在今天的农村中,有时我们还能见到它。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桃符”是用一寸来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上面写着除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古时候,到夏历大年初一那天,人们把它钉在门的两侧,称为“桃符板”,以避邪降福,作为“更新除旧”的象征。
到了宋代,这种悬“桃符”的习惯更相演成风,据宋人所著《茅亭客话》一书中说:“蜀后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蜀后主孟昶是个爱好文学的人,有一年过春节,他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句联语,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以后桃木逐渐为纸来代替,符咒也变成了祝词,于是“桃符”就变成了“春联”。
到了明代,这种只在春节时贴在住室门旁的春联,在酒店、饭馆、庙宇、寺院、名胜古迹等处也贴起来了,生辰祝寿、婚丧嫁娶也贴起来了。于是,便有了喜联、寿联、挽联等名称。春联也就变成“对联”的一种了。
解放后,春联的内容也焕然一新。譬如:“共产党恩深似海,毛主席功高如山”、“大跃进鲜花香千里,总路线霞光照九州”、“人民公社鲜花盛开春常在,社会主义根深叶茂万年青”,等等。人们就用这些春联来讴歌党和毛主席,表达他们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衷心热爱和无限信心。 (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