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春到煤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24
第2版()
专栏:辽宁通讯

春到煤都
新华社驻抚顺记者
隆冬的冰雪,还封冻着东北大地,三十里煤都,却是生机勃发的春天了。增产煤炭的召唤,像一声轰鸣的春雷,激励着抚顺矿区数万名英雄的矿工。他们不分白天夜晚,在风霜袭人的露天矿场,在数百米的深井下,向乌黑的煤层发动着猛攻。
一个阴雾迷漫的早晨,我们穿过盘山铁道,踏着崎岖的山路,来到闻名中外的西露天矿。煤场像一个干枯的湖,被白茫茫的浓雾遮盖着,望不到头,看不见底;一层紧挨一层的台阶,宛如盆地里的梯田。矿山北坡,不时传来隆隆的爆破声,震撼着山谷。烟雾起处,一块块坚硬的岩石,被炸得粉碎,露出乌亮的煤层。这里,崩岩和剥离工人,正在为采煤工人开辟新的采区。
我们坐着载人的绞车,来到宽阔的采煤场上,一眼就看到两台巨兽般的电镐,正挥舞着长长的铁掌挖煤。采区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们:三号电镐刚从矿坑深部爬到这个采区时,工人们就向对面的十三号电镐递上了一份战表,决心同老大哥开展一场对手竞赛。当时,三号电镐的困难是很多的,采煤场地狭窄,电镐转动受到限制;刚来到新的采区,司机们摸不透煤层的脾气。头几天,电镐的采煤量很低,没有完成计划。可是,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激发着工人们的干劲和智慧。司机们仔细观察煤层的坡度,研究煤层滑落的规律,终于找到“大面取煤、小面装车”的方法,克服了面前的困难。操作时,远离煤层的电镐,伸出长长的勺斗,从煤层深处挖到煤块,立刻缩回头颈,倒在身旁的煤车上。这样,采煤安全,装车又快。2月4日,他们只采七百多吨,6日就采出两千多吨,由欠产变为超产。十三号电镐的司机们,眼看三号电镐的产量飞也似地上升了,也决心创造更高的成绩。他们刚把挖出的煤块装满左边的煤车,立刻又掉转镐身采右边的煤炭。两面采煤,左右装车效率很高,6日一天就采出了一千九百多吨煤。
在沸腾的煤都,还有成千上万个日夜战斗在数百米深的地层中的矿工,他们正在开展一场“多出煤、出好煤”的竞赛。屡战屡胜的胜利煤矿职工,以旬旬完成计划的优异成绩,跑在各个兄弟煤矿的前头。1月,他们提前一天半完成了采煤计划;2月头十天,又比计划多采出五千多吨煤。同采煤工人并肩前进的,是那些被人们称为“夺煤先锋”的掘进工人们。今年,煤都的掘进队伍,担负着异常艰巨的任务。他们要钻到更深的地层,开凿岩石,掘进巷道,开拓新的采区。
一个下午,我们来到龙凤煤矿搭连坑的深部,访问了著名的吕振刚青年掘进组。去年,这支掘进战线上的常胜军,完成了相当于两年的工作量;今年1月,又开始在矿坑的最深部,开辟一条二百米长的巷道。二十九岁的掘进组长吕振刚,是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代表。他一边领我们观看经过多次维修才开拓好的巷道,一边向我们讲述掘进这段巷道的艰难过程。这里,掘进组碰到了空前未有的困难。有时,遇到坚硬的岩石,打眼钎子嗡嗡直响,震动得手臂发痛,却不见钎头向岩石钻进;有时,遇到酥软的煤壁,碎石夹着煤屑,刷刷掉落,阻碍着前进的道路;矿顶压力大,刚刚支架好顶板,过两天就被压得下沉了,不得不重新维修。可是,困难越多,工人们的干劲越大。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原来的操作经验,暂时用不上了,井下先锋们又创造了新的方法。岩石坚硬,断层拦住去路,他们就绕道掘进;煤质松软,不能深打眼放大炮,工人们采取浅打眼放小炮,让上部煤层自然滑落;巷道风量小,不能打眼放炮,他们就用手镐刨;顶板下沉,就勤维修;巷道泥浆,就勤清扫。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拦路虎”在英勇的工人面前屈服了。
2月10日,我们离开搭连坑的第二天,从龙凤矿传来了胜利消息:二百米的巷道打通了。现在,这支井下先锋队,又去开拓新的采煤阵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