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看天看地看庄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24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看天看地看庄稼
杨岭
“看天看地看庄稼”,这是全国著名的植棉能手张秋香的一条重要的增产经验。她说:做庄稼活要灵活,要看实际情况办事。例如,一般说,棉苗生长中期,需要深锄三寸,但是也要看地墒大小,墒饱深锄一些,墒少浅锄一些。给棉花上追肥,要看天气变化。摘顶尖、打群尖,什么时候摘,多打或少打,都要看棉花的生长情况。总之,要看天看地看庄稼办事。张秋香同志这种看实际情况灵活办事的做法,对于种一切庄稼以至办一切事情都是适用的。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特别强,各种作物的差别特别大,领导农业生产和支援农业生产更必须从实际出发,掌握这种灵活性。
天,有各种各样的天。有春天,有夏天,有秋天,有冬天;有晴天,有阴天,有刮风天,有下雨天;今天和昨天不同,明天和今天不同。寒来暑往,风吹雨降,温度高低,湿度大小,日照长短,风力强弱,没一样同种庄稼不发生一定的关系。就自然科学发展史来看,在任何民族中,天文、历法都是发生最早的科学;人们研究天文、历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准确地掌握天时,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在任何民族中,都有许多关于气候的谚语;人们创作这些谚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早地预测天气,以利于农业生产活动。我们所说的看天,就包括看天时和看天气这两个方面。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再提醒同志们注意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公报中又特别指出,要“千方百计地、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争取今年农业丰收”。对农业生产来说,失去了时机,就会直接影响到一年的生产,还会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生产。准确地掌握天时,是在农业生产斗争中争取主动权的头一着。春播季节快到了,就要赶快准备春耕;在农村里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有利于促进春耕,而不能妨碍它。采取各种增产措施,都要不误天时。如果忘了这一条,忘了看天时,让别的事情把春耕耽搁了;或者主观地死板地规定什么“三不种”“五不种”,只是为了春播准备中的某一件或者某几件事情而把春播推迟了;或者主观地片面地强调“提早,再提早”,把播种时间提得过早了;这些就都违反了天时运转的客观规律。我们相信,“天”是可以管住的,可是必须按它的规律去管;不然,它就不服你管,甚至给你以恶毒的报复。对天时来说是这样,对天气来说也是这样。天旱了,就得按旱的情况办事,及早密切注意保墒、蓄水、节约用水,准备耐旱作物的种子;播种、育苗,得看天气;什么时候给庄稼追什么肥料,什么时候给庄稼浇多少水,都得看天气;收割、打场,还得看天气。既看天时,又看天气,看得越细,看得越准,看得越远,领导农业生产就能够越主动,越灵活。
地,有各种各样的地。有平地,有山地,有洼地,有岗地;有沙土地,有粘土地,有碱性地,有酸性地;有阳坡地,有阴坡地,有迎风地,有背风地;南方和北方不同,这个县和那个县不同,每个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以至每个小队的每一片土地都会有所不同。四面八方,山上山下,土壤肥瘠,土质疏密,地势高低,距离远近,每一样都同种庄稼有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我国农民积累了许多关于“地宜”“土宜”的经验,在许多古农书里都有关于按照地形和土性的不同种植不同的作物、采取不同的耕作技术的记载。我们所说的看地,就包括看地势和看土壤这两个方面。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再提醒同志们注意
“因地制宜”。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曾特别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生产应当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就农业生产来说,注意了因地制宜,就能充分发挥土地肥力,并且能把坏地种成好地;不注意因地制宜,在好地上也得不到好收成,甚至会把好地种成坏地。地势高、离居民点远的土地,适宜种植管理比较省工的、比较不易落粒的庄稼;比较费工和特别需要及时抢收的庄稼就不要种在太高太远的地方。易旱的土地要种植比较耐旱的作物,比较耐水的和高秆的作物可以种在比较低洼易涝的土地上。土性和地形适宜连片种植就连片,连片的土地中有某些小块不适宜连片而目前又还无力改造,或者改造它费工本太大划不来,就不可强求“一律连片”。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土地上的合理密植程度是不同的,决不能不顾土壤、地势和水利条件,强求“统一规格”。我们相信,“地”是可以征服的,可是也必须按它的规律去征服;不然,你越是追求形式上的“整整齐齐”,它反而越要使庄稼长得不如你的意。种的时候是这样,管的时候也是这样。施肥,浇水,都要看土壤、看地势。确定收获的次序,也要顾及地势。对土地的“性格”“脾气”摸得越清楚,领导农业生产也就能够越主动,越灵活。
庄稼,也是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稻麦和杂粮,谷类和豆类,瓜类和菜类,高秆的和矮棵的,直立的和匍匐的,生长期长的和生长期短的,抗逆力强的和抗逆力弱的,各有差别;就每一种庄稼来说,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就每一个品种来说,因为播种时间、种植地点、种子健壮程度、种子处理方法和其它条件不同,生长的情况也不会相同;同时种的一种庄稼,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需要的管理措施也不一样。同一块地生长的庄稼,前茬和后茬有一定的关系;同一时间生长的庄稼,左邻和右舍有一定的关系。从选种、播种到管理、收获,不但要按照庄稼的种类和品种、前茬和后茬、间作或套种的情况,采取各不相同的具体措施;并且要随时看着庄稼的体格、颜色,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如果麦子幼苗不旺、叶色发黄,就要及时地施用含氮较多的速效肥料,适当地配合磷肥;如果叶色浓绿、叶片卷曲下垂,茎秆脆弱,就不可再施氮肥,而要快些施用钾肥;在通常情况下,长秆长叶的时期要多施氮肥,开花结籽时期要多施磷肥。水稻灌水,随着不同的生长情况,有时要浅灌,有时要湿润,有时要深灌,有时要排干。不看庄稼,盲目地决定一律在某一天采取统一的措施,或者一律在某一天收割完毕,庄稼就会呈现出一定的颜色来抗议,或者不给你交出应有的产量。只有掌握了庄稼本身的规律,了解庄稼生长的情况,才能真正成为庄稼的主人。
“看天看地看庄稼”,是为了管天管地管庄稼。我们要有充足的革命干劲,“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我们看天看地看庄稼、管天管地管庄稼的有利条件已经越来越多了:有人民公社的统一领导,有集体的强大的人力、物力,有越来越多而且本领越来越强的气象观测组织、土壤研究组织和群众性的、专业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应当善于运用这些条件。为了确保胜利,既要“知彼”,又要“知己”;除了“看天看地看庄稼”之外,还要“看人看事看家底”。必须把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按照各项农事活动的要求,同天、地、庄稼的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决定争取丰收的计划、措施、步骤。“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
仅仅懂得某些工作方法、战略战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善于灵活地恰当地使用它们。毛泽东同志指出:“这里有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依据敌我部队、敌我地形的情况,及时地恰当地给以变换,是灵活性的指挥之重要任务。”“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论持久战》)这里说的“关节”,是办任何事情都应当掌握的。在农业生产斗争中必须“看天看地看庄稼”,“看人看事看家底”,道理就在这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