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望闻问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24
第8版()
专栏:

“望闻问切”
姚人为
医生看病,如果做到了“对症发药”,疾病就能霍然痊愈。然而要做到对症发药,很重要的第一步,必须做好一系列的诊断工作,其中最基本的要算中医书上提出的“四诊”:望、闻、问、切。
“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不仅是用耳朵听声音,还包括用鼻子嗅气味。“问”是医生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的谈话,了解疾病的演变情况,以及病人的生活居处、周围环境等。“切”是用手在病人躯体上的一定部位切按或触叩,从中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映。
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他就必须善于运用“四诊”。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革命干部,他也必须善于运用“四诊”。
拿四诊的第一个“望”字来说,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
去年8月间,广东省台山县斗山公社南乔大队开展扩种运动,大搞番薯上山时,许多社员劲头不大,原因是:5月份也曾搞过番薯上山,都死了,于是,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番薯上山不适宜。但到底是因为山上的土质不好,还是因为管理不周呢?为弄清真相,党总支书记李球柏带了几个干部上山去实地勘查。他们在山上检查了一遍,发现了几坎被牛吃掉了叶子的番薯,挖起来,每株薯苗有半斤重。群众就不再说山上不适宜种番薯了。在李球柏的带动下,全队出动了六百人到山上去垦荒种番薯。(1960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
这件事也有力地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地看一看,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万万不可只站在那里望一望,不求甚解就算了。
再拿“切”字来说,就是摸脾气。也举一例以证明:
河南省清丰县马村公社踩鼓庄大队的生产连年都有发展。去年虽然遭到严重的旱、涝灾害,还赢得了较好的收成。这里要问有什么“奥妙”?可以用这个大队党总支书记李同怀同志的话来解答:“要领导好农业生产,种好庄稼,就要依靠群众,首先摸透不同土地、不同作物、不同肥料、不同气候的脾气。摸透了这些脾气,再来个对症下药,丰收就没跑了。”(1961年1月2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
至于“闻”和“问”,它们在实际工作中起的重要作用更不待言了。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不是有人赞扬好干部是“千里眼、顺风耳”么?这样的同志才真正是得“望闻问切”之三昧。也只有这样的干部,最为群众需要和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