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在大苗山十一年——记吴兴春帮助兄弟民族发展生产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2-25
第3版()
专栏:贵州通讯

在大苗山十一年
——记吴兴春帮助兄弟民族发展生产的事迹
刘湖
在贵州大苗山麓的江贯洞一带,苗族、侗族兄弟都争先恐后地称赞着吴兴春上尉帮助他们翻身、发展生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感谢党和毛主席给他们派来了这么好的干部。
吴兴春是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1949年,大苗山区解放后,解放军某部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一面清剿国民党残匪,一面抽调干部上山下乡,发动群众。十八岁的副排长吴兴春参加了工作队,被分配到江贯洞一带。这里,峰峦重叠,延绵不断。吴兴春翻山越岭,从这个村寨到那个村寨,无论是遇到打柴的侗族姑娘,还是挑水的老妈妈,都热情地打招呼。可是人们都摆着手说:“盖窝!(不懂)”
一个人单独在人地两生的地方工作,又不懂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实在困难。吴兴春每天都在焦虑着:怎样才能把工作开展起来!这时候,党把他调到党员训练班去学习。学习期间,他读了毛主席的许多著作,牢牢地记住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一定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一定要找到通往兄弟民族心灵中的“船或桥”。吴兴春立下了为兄弟民族服务的决心。
回到大苗山区,他第一件工作是访贫问苦,广交穷朋友。他每天和群众一起赤着脚,扛着锄,上坡生产,并且很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
吴兴春关心和尊重兄弟民族的具体行动,感动了这里的阶级兄弟,许多人和他交知心朋友,说知心话。一天,苗族青年范银春对他说:“咱们过去受的苦太深了,分的工具不够用,有些人分到田也无力经营。现下,有一些富裕户出来收买穷人的青苗,有些穷哥们的田地也要卖,你看看这么一来,日子不是过回去了吗?”吴兴春说:“老范,这情况,党早就知道了。那些富裕户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党给我们指出一条社会主义道路。你说这两条道路该走哪一条啊?”
“当然走社会主义道路!”范银春斩钉截铁地说。
吴兴春把毛主席指出的互助合作道路讲给他听,并且组织范银春七弟兄和另外两户积极分子成立互助组。
到秋收季节,范银春互助组粮食产量提高了30%,获得了丰收。群众见互助组好处多,也纷纷组织起来。这样,合作化运动,在大苗山区形成了高潮。
在党的教育下,吴兴春懂得,一切工作必须依靠群众,必须在兄弟民族内部培养新生力量。他一面积极试办合作社,一面在工作中发展壮大党的队伍。他先介绍范银春入党,又和范银春一起在兄弟民族中发展了三十多个共产党员。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先进分子都很快在山区开花结果。
当人民公社的红光普照到大苗山区时,吴兴春又和兄弟民族一起投入公社化运动。并且在贯洞人民公社各个生产队里,掀起农业生产大跃进高潮。当时,几个月没下雨,山间小溪不流了,地干得裂了缝。吴兴春带领着群众,把河沟里的水,井里的水,塘里的水都挑往稻田,可是不能满足需要。
水,到哪里去弄水!吴兴春在一次老农座谈会上听一位老人讲江贯洞西北山上有一个深洞,里边有水。可是,这个山洞传说是毒蛇猛兽的窝,从来没有人去过。他当即表示:“为了大跃进,为了兄弟民族的幸福生活,入龙潭闯虎穴,也要把水引出来!”他就和十几个民兵向着老人指的山洞出发了。
这真是一个险要的地方。洞口像个大狮子嘴,附近一人多高的荆棘野草里,散堆着野兽的白骨。一接近洞口,冷气袭人。吴兴春立即决定自己先下去,让其他人在洞口等他。从中午进洞,出来时已满天星斗。第二天,继续带着民兵在这一带山上探洞找水。泉水找到以后,他又带领民兵挖渠。终于,让清清的水流进了稻田。
接着,他在党的领导下,又和兄弟民族一起办工厂、办学校、修公路……。生产年年发展,山区日益繁荣。人们和他建立了难以分离的感情。侗族人叫他“侗族的好儿子”,苗族人石老妈妈常常拉着他的手说:“崽呀,留在我们这里吧,我离不开你呀!”称他是 “毛主席派来的造福人”。(附图片)
云南佧佤族山区里也种上了小麦,解放军战士和佧佤族姑娘正在观察小麦生长情况。 杜心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