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银幕上的《林海雪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2
第7版()
专栏:

银幕上的《林海雪原》
虞棘
小说《林海雪原》,很受读者欢迎,在青少年读者中影响尤大。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已经在读者心目中扎下了根,那些征服林海、踏透雪原、歼灭顽匪的勇士们,已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了。把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改用其他的艺术形式——特别像电影这种更大众化、更形象化的艺术形式——再现出来,使原著的教育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这自然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近几年来,这部小说已经搬上了舞台。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又把其中《智取威虎山》一段拍成电影,让那些具有崇高革命品质的英雄人物,又活现在银幕之上,这对读者和观众来说,一定会发生兴趣的。
《智取威虎山》,是小说中最精采的一部分。影片改编者选择这一段来集中地反映小分队的斗争生活,和揭示斗争的复杂性。这种集中力量、突击主要一点的做法,是聪明的。譬如作战,突击方向选对了,对于战斗的胜利,有着直接的影响。影片从小分队发现栾警尉
(小炉匠)的妻子开始,引出了雪地追踪——杨子荣深入匪穴——小分队发动群众——直到大破威虎山。它让我们重温了小说的重要篇章,让我们看到了渴慕良久的小分队勇士们的英雄形象,看到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的英雄业绩,看到了党所教育下的人民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看到了人民军队的三八作风和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影片通过比较鲜明的艺术形象,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英雄面前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我不准备对影片的故事做更多的说明,只想着重谈谈这部影片在改编和艺术处理方面所取得的某些成就。
小说和电影,虽然描写的幅度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其相同之处,但毕竟由于表现手段不同——何况电影还受着有限长度的约制——一部用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写成的小说,拿在改编者的手里,势必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即便是原著中很有趣的某些情节,有时也得忍痛割爱;而在原著中看来并非是着力描写的某些部分,有时反而要进一步地发展它、渲染它。可是,怎样才能使发展而不失其真,删剪而无损于原著呢?同几位从事过改编工作的电影编导同志谈论起来,感到最根本的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问题。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改编者特别要抓的是:一曰深,怎样把原著的主题思想挖得透、挖得深;二曰准,怎样把已经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了的文学形象再现得准;三曰真,怎样把原著所描写的生活表现得真;四曰紧,怎样把故事情节捏得紧,使得在影片的有限长度内,主线突出,故事集中,形象鲜明。
从影片《林海雪原》在改编上取得的某些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影片的中心人物是孤胆英雄杨子荣。勇敢、机智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构成了这位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影片一开始,在追捕“一撮毛”、夜审“小炉匠”和策划入匪穴等等情节里,就对杨子荣做了较为突出的描写,在他匹马单枪的深入匪窟以后,随着矛盾的展开,这位英雄人物的性格就更加鲜明地展示出来了。从闯山到破山,影片描写了杨子荣和匪首座山雕斗智斗勇的三个回合。这也可以算做考验杨子荣的三个生死关口。初会座山雕是第一关。在这第一个回合里,杨子荣的谈笑自若、对答如流,和那种剑拔弩张杀气腾腾的紧张气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一回合里,杨子荣的形象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在于他摹仿的匪气有多么逼真,江湖黑话说得多么熟练;而是在他的声音笑貌、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临难不畏、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那种勇敢、智慧、毅力和胜利信心。第二个回合,是座山雕布置假演习来考验杨子荣。座山雕的阴谋,是对杨子荣的一个突然袭击。匪徒们叫嚷着小分队已经兵临山下,杨子荣怎样应付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确实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影片中,一个短短的特写镜头,把杨子荣的思想变化——从踌躇到下定决心,从被动到主动,刹那间表现了一切,说明了一切。紧接着是杨子荣临机应变的利用演习时机,把情报送下山去。在这一回合,处处表现着杨子荣的惊人的智慧,使得这位英雄人物的性格就更为突出了。第三个回合是舌战“小炉匠”。“小炉匠”上山,给杨子荣带来了最大的困难、最严重的考验,掀起了新的波澜,把矛盾推向高潮。对杨子荣来说,这场和敌人面对面的斗争,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只要稍微露出点马脚,比如神色稍微有点惊惶,言谈稍微有点慌乱,就会使得前功尽弃。可是,杨子荣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却是那样的善于沉着应战和敢于主动进攻。他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神情,斩钉截铁的语言和炯炯逼人的眼睛,迸发着大勇大智的光芒。改编者始终把杨子荣这一英雄人物置身于矛盾的尖端,在矛盾的进展中刻划英雄性格,塑造英雄形象,直到矛盾达到高潮,英雄性格的表现也达到了高潮,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也最后完成了。
杨子荣的忠、勇、智和座山雕的奸、险、狡,构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围绕着矛盾的发展到解决,改编者结构了惊险神奇的紧张情节。但又不是过分的夸张那些惊险的场景,而是从刻划人物性格出发,把情节安排得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的逻辑。环绕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改编者运用电影的特殊手段,使原著的情节得到了恰当的表现;同时又不拘泥于原著所规定的一切。为了突出这条主要线索,改编者对某些情节作了创造性的修饰,对某些人物的设计也作了有分寸的变动。比如增加了提审“小炉匠”、座山雕派“傻大个”找“定河道人”查明情况、以及“定河道人”逃奔威虎山等情节,改变了“小炉匠”逃跑的时间,对定河道人和座山雕之间的关系做了新的设计,等等。这些改动,有的是为了给杨子荣闯山准备条件,以增强这条线索的合理性;有的是为了烘托杨子荣在斗争中的危险性,给观众造成更多的悬念。这些改变,有助于主要线索的突出,有利于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我认为是必要的、适宜的,它表现了改编者大胆创造的精神。
银幕上的杨子荣,比较准确的再现了他的文学形象,我想,如果在杨子荣上山之前,能把这位雇工出身、抗日老战士的纯朴而幽默的气质,鲜明的深刻的表现出来,这位英雄人物的形象就会更加完美、更加动人了。
少剑波是影片中贯串全局的另一个中心人物。在原作者笔下,他灵活机动,多谋善断,善于以己之所长攻敌之所短,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青年指挥员。影片描写的只是智取威虎山一段,主要的表现对象又是杨子荣,由于篇幅的关系,这就很难从多方面来刻划少剑波这一英雄人物了。但从改编者赋予少剑波的某些动作来看,也表现了这位英雄人物的指挥才能和性格的基本特征。在侦察和判断敌情时,他是那样的锐敏、果断、胆大而心细;在派遣杨子荣混入匪穴时,他是那样的严肃、慎重、想得周到抓得准;在敌情突然变化时,他又是那样善于判断,善于应付,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来打击敌人。应当说,改编者对这一人物的设计,也是比较接近于他的文学形象的。如果在小分队到达夹皮沟之后,在发动群众、指挥练武和同杨子荣的联系等方面,改编者更多的注意对少剑波英雄性格的刻划,可能会使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些。
少剑波带领小分队在夹皮沟发动群众、组织民兵、雪地练武,做大破威虎山的各项准备,这是影片的另一条基本线索。围绕着这条线索的发展,有许多场景,真实而动人的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热情。
比如,小分队到达夹皮沟之初,为了不惊动群众,在冰天雪地里从夜半等到天明。群众却把小分队误认为土匪队伍,吓得东藏西躲、惶惶不安。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一个老大娘从锅灶里掏把黑灰抹在女儿的脸上,一位年青的妇女狠狠地堵住了啼哭的婴儿的嘴,这些无声的动作构成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图。它有着强烈的表现力,使我们通过结果看到了原因,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看到了国民党匪徒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对匪徒的切齿仇恨。特别当青年工人李勇奇把明晃晃的匕首插在桌上,吼出了“要钱,没有;要命,拿去!”,这个触目惊心的动作,交织着憎恨、惊恐和同情的复杂情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影片《林海雪原》对原著的改编,是认真严肃的,基本上做到了“深”、“准”、“真”、“紧”四个字,而且保持了原著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风格。导演、演员、摄影和音乐、美术设计诸方面,都创造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影片的某些地方还不能使人满足,但决不会因此而影响了对这部影片应有的基本评价——银幕上的《林海雪原》是一部成功的影片。(附图片)
杨子荣舌战“小炉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