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百花齐放的苏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4
第8版()
专栏:

百花齐放的苏绣
韵真
苏州市刺绣研究所是个研究刺绣艺术培养刺绣人才的地方,它位在一座原来有名的园林里。园林早已荒废,只是假山还保存着。解放后,在旧园址上盖了敞亮的新式平房,周围种了花木,环境幽静,光线充足,作为刺绣的场所是很适宜的。
想起三十多年前苏州一带妇女们在阴暗的旧屋里“做棚子”的景况,那时为了节省灯油,傍晚天黑,便搬到院子里去绣,夏天还要忍受蚊虫咬,和现在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了。
向我们介绍研究所情况的是一位青年女同志,一口纯粹的苏州话,她是研究所负责人之一钱漱瑜同志。她一面指着壁上所挂的她们的各种作品,一面介绍所内几十位研究人员和学员的工作、教学情况,并陪我们一间一间地参观工作室。
所主任金静芬是一位著名的老刺绣家,虽然今年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但是还能够绣花。我们看见她的绣棚上留有一幅尚未绣成的古装仕女。她的刺绣方法有特别的风格,比如人物的鼻子略有凸起,可能是一种传统的技法。钱漱瑜同志告诉我们,老人虽然刺绣有名,但在解放前却失业,只能到上海去做女佣。解放后政府为了保存和发展这一苏州著名的工艺美术,四处寻找老人,才把她找回,让她把艺术传授给新的一代。据说她从前绣花要戴眼镜,现在工作时反而一般可以不戴了。可惜那天她不在(因为领导照顾她,不必每天按时上班,那天老人适巧出去玩了),我们没有碰到。
少年时就开始绣花的李娥英,现在是刺绣教师,共产党员。为了培养下一代,她正在编写一本《苏绣技法》,那天我们看见她正在和其他几位艺人赶绣一幅准备出国的牡丹孔雀图。这幅图相当大,春节前要完成,因此分日夜班在赶绣。如果在过去的话,一个人绣,不知要花多少日子。
许多青年学员或者在绣花,或者在绘画。负责人说,现在的学法和过去不同。过去只学绣,不能作设计工作。现在先要打好绘画的底子。学会了抅图着色,对刺绣的帮助很大,同时也就能作设计工作。我们看见好几位小姑娘正在练习画猫的眼睛,画的很有精神。
解放后,这个研究所在传统的基础上,已经发展了好几种新的针法,如散套针、双面绣、帘绣、打子、乱针绣、绒线绣等,风格、效果各各不同,连同解放前传统的针法可以说是刺绣方面的百花齐放,此外,还有机械化的刺绣。
双面绣的花鸟鳞毛看起来正反面几乎一模一样,精致美观。我们看见几幅用红木架子装起来的屏风,两面玻璃,里面嵌一幅绣品,两面都能观赏。
帘绣,首先在缎底上用彩色抅好图形,然后用较稀的针法绣,必须分布匀称,这样就能做到节省工时,降低成本。
乱针绣善于表现出油画的笔触。几幅临摹苏联著名革命历史画的作品就是用的乱针绣,远看几乎和油画一样。有一幅绣的是只白猫,利用白缎底子表现白毛,背景用暗色丝线乱针绣出,相当巧妙。
大跃进以来,有些产品改用机器来代替手工操作。绣的丝线或棉线是特制的,像普通的线团一样,放在改装后的缝纫机上做。几个缝纫机头联动起来,就可以同时绣几件相同的作品,大大提高了效率。
现在刺绣用的丝线,和解放前也不同了。过去的刺绣品脏了不能洗,一洗就要褪色。现在的丝线染料是政府特别配备的,洗了或者陈列久了也不褪颜色。
除了刺绣以外,研究所还有缂丝方面的研究工作。看起来缂丝的制作很费事。底子只有经线,纬线要用各种彩色的丝线织成图形,在木机上,用梭子一根根的挑丝,技术质量要求很高。缂丝品和双面绣一样,织成后,几乎看不出正反面,一样美观。
刺绣研究所的不少产品受到各地人们的欢迎,首都人民大会堂也陈列有他们的作品,也还一再地送到国外去展览。
在博物馆里看到明代露香园顾绣的真迹,确实同工笔画相仿佛,但是毕竟年代久远,色泽已变。现在的苏绣佳作在某些方面恐怕有过之无不及了。但刺绣研究人员绝不满足于已有成绩,她们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