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思想合于客观规律 工作取得预期胜利 随县粮食连年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5
第1版()
专栏:

思想合于客观规律 工作取得预期胜利
随县粮食连年增产
本报讯 湖北省随县领导干部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和虚心与群众商量的原则,领导全县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和确定增产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1958年以来,虽然连续两年遭受严重旱灾,全县粮食总产量仍然逐年上升,去年共出售商品粮三亿斤。
随县在贯彻农业生产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革的时候,总是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出适合当地条件的增产措施。这个县是一个丘陵山区,有较多的宜于开垦的荒地,经常发生秋旱,劳动力较少。根据这些特点,并经过几年的实践,随县发动群众总结出三条增产经验: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举,尽可能地增加总产量;夏收作物和早秋作物并举,躲过秋旱,在保收的前提下力求增产;主粮和杂粮并举(包括水稻和旱作物并举),增产更多的品种多样的粮食,巧作劳动力安排,错开茬口。
随县各级干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执行上级指示。1959年,湖北省委指示各地治水、治土、治山。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立即深入下去,调查研究本地情况,并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商量,确定具体措施。随县中部多是平原丘陵,地多水少,南部、北部多是山区,水多地少。根据这个情况,县委确定:中部地区以治水为主,结合扩大耕地面积;南部、北部地区以开荒、旱地改水田为主,结合堵坝开渠引水上山。由于措施切合实际,仅一冬一春,全县开垦了大量荒地,灌溉条件也大大改善。
随县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领导水平。他们一面结合本地情况学习外地的增产经验;一面深入实际,踏踏实实地总结本地群众的增产经验。洪山公社红旗第四生产队,采取了适合贫瘠山区的增产措施: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实行林粮间作;改单季作物为双季作物,改革耕作制度;见缝插针多种多收。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仅仅三年时间,全生产队的耕地面积由六百七十亩增加到一千三百七十亩,去年粮食总产量由四十万斤增加到七十万斤。随县领导部门认真地总结推广了这个生产队的经验。在总结经验时,他们也注意总结失败的教训。1958年春兴修水利时,随县曾片面强调修水渠,忽视修水库,由于天旱水少,部分渠道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县委及时总结了这一教训,决定一面修水渠挖水库,一面整修当地原有的小塘小堰,使水利建设能很快地发挥了作用。1959年虽遭受特大旱灾,仍保证了全县一百多万亩农作物获得丰收。
随县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下去,吸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制定生产计划,基层干部和群众也能畅所欲言,帮助领导机关补充修改计划。例如随县县委根据两年来蚕豆受虫害产量不高的情况,计划在今年减少蚕豆的种植面积。群众则认为,本县地多肥少,种蚕豆可以肥田,只要及早除虫就能增产。因此主张增加蚕豆的种植面积。县委接受了群众的意见,修改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