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军官家属在农业生产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8
第4版()
专栏:

军官家属在农业生产中
生产队长辛希英
山东莱阳县城厢公社北关大队的社员,都说他们的生产队长好,能带头劳动,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这个队的队长是三年前到农村安家落户的共产党员辛希英。
辛希英1954年在高小毕业后,就在家里参加农业生产。1956年她和解放军某部路青云上尉结婚后,来到部队驻地,每天除了料理家务和帮助部队代办储蓄以外,没有更多的事可做。对于这样的生活她很不习惯,多次要求组织上让她到农村去参加生产。
1957年冬天,辛希英带着不满周岁的小孩来到莱阳城郊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快要过春节了,人们都在忙着购置年货,她却在买铁锨、大镢、粪筐……,准备和社员们一起劳动。
春节后不久,她就向合作社领导上提出希望参加水利突击队,和社员们一道挖渠引水上山。有人说:“你有小孩拖累,不去吧!”她说:“为了多打粮食,没有关系!”开始到工地时,她不会推小车,经过学习锻炼,她就能一车推三百多斤土了。社员们见她是一个劳动能手,选她当了水利突击队的副队长。以后,队里的生产、工作,她处处带头,事事领先。
二十六岁的辛希英还是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她不管是上山下坡或开会,总是粪筐、草篓不离手。去年,她拾的烧草就有一千多斤。
北关大队的社员们选她当队长后,她一直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哪里有困难到哪里去。社员反映西关小队食堂领饭时间长,她马上到这个食堂去帮厨,同炊事员商量、研究,改进了管理制度,装置了切菜机、土自来水等,提高了食堂工作的效率,社员都很满意,说队长处处为大家着想。几年来,辛希英曾经被评为模范军属,“三八”红旗手,并且出席过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爱羊如宝的马喜花
夜深了,羊圈里的电灯还照常亮着,是牧羊能手、某部排长石景友的爱人马喜花还在忙着给羊儿添草加料。
两年前,马喜花听到部队办牧场,她就第一个递上申请书。因为怕批不准,她几次找首长请求。她为什么对办牧场这么热心呢?说来话长。马喜花六岁时就跟着父亲给地主家扛活、放羊,十几年的童年生活都是在挨打受饿的情况下度过来的。全国解放后,推翻了地主阶级的压迫,她像飞出了笼子的鸟,自由了,解放了。她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这次部队办牧场,正合她的心意,所以一再请求参加。当领导上批准她到牧场后,激动得一夜没合眼。
一批一批的小羊在马喜花的精心饲养下长起来了。畜牧场由八十六只羊增加到一百三十只,个个长得膘满体壮。她爱羊如宝,羊有了病她就整天整夜地守在羊身旁照顾。羊吃不进东西,她就一勺一勺地喂药水和豆汤。冬天,她怕刚下的羊羔冻坏,每天晚上把羊羔抱到自己屋里睡觉;白天又抱回羊圈里。有人对她说:“小马,你为什么喜欢干这个活!”她总是认真地说:“革命工作,件件都要人去做,脏点、累点算啥,只要是为社会主义,干啥都行!”
马喜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最近大家评她为五好军官家属。
月月满勤的李栋珍
共产党员、军官家属李栋珍,两年来曾多次被评为生产队、公社的先进生产者。最近,她又光荣地出席了长春市召开的红勤巧俭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奖励。
1959年春天,李栋珍带着孩子从遥远的贵州家乡,来到了部队驻地长春。不久,部队党委动员家属参加农业生产,她就第一个报了名,参加了长春市郊东风人民公社。
一个贵州人到了东北,不仅生活上不习惯,就是干起农田活也觉得大不顺手。在贵州,她种稻是内行;在这里,却主要是种蔬菜,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于是,她就像解放军战士练本领那样,勤学苦练。人家在前头干,她就在后头学,边干边看,不懂就问。别人休息了,她还在学习间苗、移苗,一遍又一遍地练着。她说:“路是走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只要肯用心,再大的困难也不难。”就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她初步学会一套种菜的技术。生活上也逐渐习惯了。从她到农村落户那天起,月月出满勤,季季满堂红;特别是党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以后,她的干劲更足了。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