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目有全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9
第8版()
专栏:

目有全牛
茹芸
庄子写过一段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里写到的庖丁,是一个宰牛的能手。宰起牛来,手起刀落,皮骨相离,既快且好。站在一旁观看的梁惠王赞叹不已,便问他怎么有这样一手好技术。庖丁回答说,这主要是因为他找到了杀牛的路数的缘故。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他全都胸中有数。下刀之际,目有全牛。因此,一般的庖丁每月要换一把新刀,技术较好的庖丁每年也得换一把,而他所使的那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宰过几千头牛,但还是像新刀一样的锋利。这个故事妙在说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熟悉了实际情况,摸清了客观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杀牛如此,做其他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按客观规律办事情,这原是做好任何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2页)凡是循着这一条客观事物的规律搞工作的,路子就走得对,工作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这使我想起1961年1月31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过的一篇报道。福建省罗源县起步公社港头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赵裕月,领导农业生产可真算得上是个行家。赵裕月同志熟悉全大队几千亩土地,每片田地的土质怎么样,有没有水利条件,适合种什么庄稼,他都摸的清清楚楚。庄稼是人种的,光熟悉土地不算,他还熟悉全大队几千个人。哪一个小组有多少劳动力,哪个强,哪个弱,哪个有什么专长,在他心里也都有一本账。许多社员赞扬他脑子里“有地图,有气象站,有户口册”。大队党支部由于有他这样一位好参谋,对农业生产因而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队粮食年年增产,社员生产劲头越来越大。赵裕月同志踏踏实实从事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跃然纸上,使人读了久久难忘。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的原则。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提倡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统作风。庖丁解牛,因为从牛的实际出发,才练就了宰牛的好本事。赵裕月同志则是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对全大队的各种情况都有底有数,才领导好农业生产。他们都忠实于调查研究工作,把了解情况放在第一位,然后按照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庖丁所面对的实际,一条牛而已。管它黄牛也好,水牛也好;公牛也好,牝牛也好,生理结构的差异,毕竟不大。但农业生产的实际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更加需要经常地进行调查研究,例如对天、地、庄稼的生长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很好地掌握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的客观实际,是能够被有心人所认识和掌握的。赵裕月同志做到地熟、人熟、季节熟、水利熟,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