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发展日用轻工业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1
第7版()
专栏:

进一步发展日用轻工业品生产
轻工业部副部长 邓洁
日用轻工业品(主要是小商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人所需,日日所用,东西虽小,影响极大,千万不能因其小而忽视。发展日用轻工业品生产,供应人民更多的日用轻工业品,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指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目前进一步发展日用轻工业品生产,有很多有利条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用轻工业品,通常称手工业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指国家计划产品以外的第三类产品。几年来,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指引下,不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增长和提高,花色品种也有了增加,许多地区的产品自给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仅据1959年1至8月,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八大城市的统计,在六十六种主要日用轻工业品中,商业部门收购的总值就比1958年同期增长60%左右,1960年这些城市的多数日用轻工业品也都比前一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广州市轻工局去年头十个月的统计,在二百五十九种日用轻工业产品中,比1959年同期增长的就有一百九十二种,占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65%,其余的也接近1959年的生产水平。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人民公社日益巩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发展还赶不上社会需要的增长。上海市去年头十个月生产的日用轻工业品的产量,比1959年同期增长四成,但市场销售额却增长六成;湖南省同期的日用轻工业品的收购额增长72.3%,而市场销售额却增长80%以上。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任务。
几年来各个地方在领导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地总结这些经验,对做好当前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发展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要贯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日用轻工业品生产包罗万象,涉及工业生产的百行百业,品种成千上万。仅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用有关的日用轻工业品,就有六十多大类、七百多小类、一万三千多种品种,可以编制产品目录的不下五万个,能够列入商品目录的就为数更多。它与各方面关系密切,矛盾也多,统筹安排得好,生产的发展就快。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党对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领导,把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对生产和供应进行切实的、全面的规划和安排,统筹安排原料、材料、燃料、设备维修和劳动力,逐步建立、健全和巩固日用轻工业品生产体系。统筹安排的精神,要通过国家和地方计划体制表现出来。日用轻工业品的花色品种多、季节性强、市场供应和需要变化大,这是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一个特点。所以在安排生产时,既要注意逢年过节的临时安排和调剂工作,又要重视年度计划中的经常安排。这样,既可以做到季季赶前、均衡生产,又可以保证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迅速上升。
我国大部分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历史悠久,分布面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各地开展了填空白补缺门的群众运动,日用轻工业品的自给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生产布局正逐步趋向合理;还有相当部分的产品,由于技术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暂时还只能在少数地区进行生产,供应全国各地,如刀片、铝锅、千层锁、拉链等,这些产品的分布,从当前现有生产条件来看,有的是合理的,也有的不尽合理,需要由粗到精,由易到难地逐步加以提高和发展;各地还有许多传统的名牌产品、特产产品,如温州的算盘、福州的角梳、常州的篦子、王麻子刀剪、张小泉剪刀等,或因其特殊技艺的世代相传,或因其品种规格有独到之处,或因其原材料是地方特产,产品行销国内外,不仅受到国内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许多产品在国际上取得了崇高信誉。这是一项宝贵的民族遗产,我们应当珍视它、爱护它、发扬它,一万年也不要丢掉。这类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调剂供应和保证出口,将是长期性的。因此,在安排日用轻工业品的时候,要十分注意区分不同情况,既要注意一般性产品的安排,也要兼顾集中生产的产品的调拨和安排;既要注意支援基础薄弱地区新产品的兴办,更要注意发挥原有生产基地的潜力。从一个地区来说,既要积极争取地区自给自足,又要努力增产外销产品,特别是传统的名牌产品,支援全国各个地区。总之,要“两条腿走路”,不可偏废。
计划平衡,自力更生
日用轻工业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的特点是:品种复杂、用量不大、边材下料、粗粮细作。它所使用的主料或辅料,除大量的农副产品原料外,还有一些是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如弹簧锁要铜、剪刀要镀镍、子母扣要锌片、草席要棉纱、奶嘴子要橡胶。但这些原材料用量都不大,稍加平衡,就可解决大问题。例如,一吨钢丝,就可以做十一万五千个发卡,一吨锌片可做二百四十万副子母扣,一吨马口铁可生产三百万个鞋眼。过去这些原材料主要是通过市场采购、相互协作,内部调剂和来料加工解决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跃进和国家计划性的加强,把它们分别纳入国家和地方分配计划,加以综合平衡,这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必须看到,日用轻工业品的行业复杂,品种繁多,分布面广,不可能全部纳入国家计划。应当采取分级纳入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的办法,按照“块块为主、条块结合”和“上少下多”的原则,实行产品的分级管理,这是促进日用轻工业品生产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按行业、按品种实行分级管理,逐步建立日用轻工业品的供、产、销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中把日用轻工业品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来,做到中央和地方,上下左右,安排具体,责任分明,才能保证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迅速增长。
要适应日用轻工业品生产对原材料复杂多样的需要,还要把计划平衡和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发扬日用轻工业品生产企业就地取材,利用废物下料、自购自用和自建原材料基地的优良传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家和地方计划的不足,有效地克服原材料困难;另方面还可以达到物尽其用,既为国家节约了物资,又可以适当地降低成本。例如,哈尔滨市将搪瓷厂生产上剩下来的边角料,分配给新兴分社五金厂做炉筒、水壶等,新兴分社五金厂又将用后的角料分配给金城五金厂做瓶盖、裤钩,金城五金厂再把用后的剩料分配给细小五金厂做五眼和图钉,这样层层利用,做到废品不废,物尽其用。
固定队伍,实行“五定”
固定生产队伍是逐步建立、健全和巩固日用轻工业品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在原有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企业中,兼营厂比较多,专业厂比较少,有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工厂,根据国家需要和自身技术设备水平的提高,已升级生产高、精、尖产品,对国家工业化和工业支援农业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地方工业的星罗棋布,国营大工业支援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企业已经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城乡人民公社工业经过整顿之后逐步成长和壮大起来。而市场上对日用轻工业品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稳定下来,巩固起来,提高一步,向前发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根据各地的经验,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日用轻工业品实行“五定”(定点、定人员、定设备、定任务、定供销关系),把整个生产纳入计划。旅大市固定了一百五十个单位专门生产日用轻工业品以后,不仅产量比过去增长一倍以上,品种由过去的三百七十六种增加到六百七十八种,而且规格增多,花样新颖,质量提高。实行“五定”,应当根据上下结合,产销结合,当前生产和今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行业归队,产品归队;首先把一些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地方国营企业(主要是原来的手工业合作社升级过渡的地方国营企业)的生产任务固定下来,作为日用轻工业品生产的骨干企业。其次是城市人民公社工业应当把日用轻工业品生产和修理服务业务当作一项重要的中心任务。原来升级转业的手工业工厂、社,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产品归队,从事原有产品尤其是传统的名牌产品的生产。同时,还要大力培养接班人,“传宗接代”,以便使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逐步走上专业化。在“五定”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凡是能够一个品种建厂的就单独建厂,不能单独建厂的也可以一个品种为主,兼顾几个品种,这样既能发挥专业生产的长处,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在定点过程中,以有利生产为原则对企业人员、设备、规模要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调整,但要注意防止大分、大并。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上生产日用轻工业品的潜力,还需要注意安排和发挥非定点厂和兼业厂的潜力,要善于利用这些企业的生产间隙,填空补缺,见缝插针,安排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只要实行骨干厂和一般厂相结合,定点厂与非定点厂相结合,专业厂与兼业厂相结合,就可以做到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有枝有叶,枝叶并茂。
加强企业管理,发扬优良传统
日用轻工业品行业多、品种杂、涉及面广,要做到数量、质量、品种都能切合实际,应该采取以地方为主,按行业、按品种实行分工分级管理。各地工商物资管理部门,应当在对原材料、设备和群众需要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产品目录(有的地区叫商品档案化),并据以对日用轻工业品实行分工分级管理,做到各样产品都有名有姓,供应、生产、销售都要有人管。各项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对人民的需求深知深解,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把经济工作越做越细。
我国生产日用轻工业品的企业小而灵活,在经营上有许多优良传统。例如,善于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和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上的习惯,以及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品种,采用庙会、赶集、固定设店、摆摊,或者游街串乡、流动服务等种种方便顾客的经营方式,来适应社会上分散的、复杂的、变化多端的需要。这些优良传统应当继续发展,不要轻易加以改变。要知道,建设社会主义决不是把所有的旧东西都全盘否定,而是要尽量吸取其中好的、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用的合理部分,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为了做到这一点,生产日用轻工业品的企业规模不宜过大,布点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产品要价廉物美,品种花色、经营方式、核算方法、工资制度等必须多种多样。这样做,不仅使大型企业能够集中力量生产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产品,而且还可以补充大型企业生产的不足,成为大型企业得力的助手。
要把日用轻工业品的生产安排好,管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依靠各级党委和人民委员会的领导,工、商、物资等有关部门的协作,互通情况,互相支援。作到工业部门关心市场,商业部门关心生产。物资、商业部门负责供应原料、材料、燃料;轻工业部门负责组织生产队伍,安排生产,搞好企业管理,保证产品品种、质量和规格合乎要求。商业部门负责产品收购和调运,安排市场。这种工商协作、产销结合的新办法,是安排好市场供应,适应人民生活日益增长需要的有力保证。所有这些好的方法,要坚持到底,并进而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