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重视小商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1
第7版()
专栏:

重视小商品生产
管大同
日用小商品通常是指人民生活用品中除去大宗的主要商品以外的工业品和手工业品。它包括日用小百货、日用小五金、日用化工、竹木家具、文教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品、日用杂品等等,五光十色,包罗万象,不同品种、花色和规格的小商品不下数十万种。
日用小商品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衣食住行没有一样能够离得开日用小商品。吃饭不能没有锅瓢碗筷,穿衣少不了纽扣针线,住房需要锁,下雨需要伞;真可以说,小商品是人人所需,日日所用,是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日益丰富多采,人们对于日用小商品的需要,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对花色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的吃、穿、用的需要中,用的部分所占比重迅速扩大。1960年与1957年比较,消费品社会零售额增加了35.9%,其中用的部分增加了84.4%,而用的部分中小商品增加了66%。这种情况说明,日用小商品在人民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日用小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是妥善地安排人民生活和繁荣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民需要的增长,必然要求日用小商品生产的增长与之相适应。近两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跃进,日用小商品的生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去年冬季各地大抓生活以来,日用小商品的生产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日用小商品生产迅速上升,品种日益增多,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人民生活的需要增长得更快,小商品生产的发展仍然赶不上需要的增长,特别是某些商品(如炊事用具、竹木家具、文教用品等)更是供不应求。加上农业生产由于连续两年的严重自然灾害而歉收,影响到某些日用小商品的原料不足;有些地区在发展生产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把有些原来从事日用小商品生产的企业和人员较多地转向了其他方面的生产,接替力量还没有及时地补充上来,就使得日用小商品的生产和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日用小商品的生产,进一步开辟货源,改善供应,补上缺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以适应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安排当前市场和保证出口需要的一项重要任务。
广开门路,增加花色品种
生产的门路广,办法多,是日用小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只要我们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条件和工业发展的水平出发,从多方面入手,广泛利用各种门路,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进一步发展小商品的生产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目前由于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某些日用小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如铝、铜等)一时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从多方面设法安排生产,开辟货源,就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安排多种多样的日用小商品生产,不仅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不可能消灭人们生活水平上的差别,至于人们生活习惯上的差别和爱好的不同,更是永远存在的。人们生活上的这些差别,必然要求不断地增加日用小商品的花色和品种,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由此可见,日用小商品的花色和品种是否能够日益多种多样,是衡量日用小商品生产工作是不是更好地为群众生活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
日用小商品的生产,不仅要求数量多,品种花色多,还要求质量好。数量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商品的数量,都是一定质量的数量,离开质量的抽象的数量是没有的。因此,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必须数量和质量并重,力求做到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对于一些在广大群众中长期享有信誉的传统名牌商品,更要发扬它们的特色,精益求精。某些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企业和人员已经改行转业的,应当适当组织归队。一切从事日用小商品生产的企业,应当不断努力,发愤图强,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应群众需要和为群众所喜爱的新产品。必须坚决反对某些企业单位盲目追产值、求利润而忽视品种花色和质量的经营作风。
充实和加强生产队伍
组织日用小商品的生产队伍,充实和加强日用小商品生产的力量,是进一步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从我国现时的经济情况出发,为了加强日用小商品生产的队伍,应该把大工业和中小工业的力量都使用起来,以中小为主;把国营工业和城乡公社工业、家庭手工业的力量结合起来。
国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领导力量,毫无疑问,发展日用小商品的生产,必须以国营经济为骨干。但是,日用小商品种类极多,而且零星琐碎,国营工业生产的只能是其中少数主要的品种,多数的日用小商品更适合于小工业的生产。至于手工业的某些行业和工艺美术品制造行业,更是大工业在长时期以内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组织日用小商品的生产队伍,应该更多地发挥小工业的作用。
近两年多来,城乡公社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的一支巨大的新生力量。发展日用小商品的生产所以应该以公社工业为主力,一方面是因为生产日用小商品所需的设备、技术比较简单,比较适合于公社工业的生产,公社工业把更多的日用小商品的生产任务承担起来,也有利于大工业集中力量发展高、大、精、尖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还由于公社工业一般规模不大,生产灵活便利,可以充分利用大工业的边角废料,具有最适合于生产日用小商品的有利条件。因此,城市公社工业应该把生产日用小商品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农村公社工业在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前提下,也应该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社员生活的需要,适当发展一部分日用小商品的生产。
在发展日用小商品的生产的时候,还不要忽视城乡家庭手工业的作用。在日用小商品当中,有不少品种最适合于家庭手工业生产,某些小商品的某些生产工序最适合于在家庭手工业中进行。由它们生产部分小商品,既经济又方便,既有利于挖掘人力、物力的潜力,无需国家调拨大量的原料、设备和劳动力,又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我们应当发挥家庭手工业的这些积极作用,不应当把城乡家庭手工业看成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家庭手工业是一种从属性的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是以它所在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为转移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家庭手工业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家庭手工业根本不同,它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物,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物,是已经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的家庭副业。这种家庭手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助手和补充。积极组织家庭手工业,发展那些不宜于集中经营的零星日用小商品的生产,以补充国营工业和公社工业的不足,对于促进日用小商品生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组织日用小商品生产队伍的时候,把国营工业的力量与公社工业、家庭手工业的力量结合起来,也必然要把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结合起来,把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结合起来。在集中和分散方面,很多产品应以分散生产为主;在土和洋方面,某些产品应以土法生产为主。
大力发展修理行业
在进一步大力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日用小商品的修理工作。制造和修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部联系。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商品中,除了一次性消费的商品以外,大多数商品破旧了需要修理。生产资料是这样,生活资料也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购买一些新的日用品,也经常需要修理一些破旧的日用品。日用小商品的修理行业,同样是人民经济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中对于日用小商品修理行业的需要大大增长了。这种需要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手里的日用品越来越多,对于修理行业的需要当然也就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新商品(如塑料制品等)过去很少而现在不断增多了,随之而来的也就产生了对这些商品的修理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广大家庭妇女参加了社会劳动,过去一些由家庭自己修修补补的东西,现在很多要依靠社会修理行业来修理。人民生活需要的增长,要求日用小商品的修理行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特别是在当前某些日用小商品的生产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修理行业的力量,是保证人民生活需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某些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重制造、轻修理的倾向。实际上,修理部门是使废旧商品恢复使用价值或者延长使用期限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生产制造部门。同时,修理一件商品,比起制造同样一件商品来,一般只需要较少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这是很大的社会节约。因此,加强日用小商品的修理业务,不仅是人民生活的迫切需求,同时可以为国家节约人力和物力,并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日用小商品的修理,行业复杂,项目极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样地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广泛调动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的力量。例如,在充实日用小商品修理力量的时候,既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可能,有计划地充实专业修理队伍的人员,也可以扩大兼营的修理队伍,组织有关的工厂或者商店附设修理门市部或者修理柜台;既要加强国营修理行业的力量,更要注意发挥城乡公社工业的作用。对于修理行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属于国家统一分配的,应该纳入国家计划;当地能够生产的,应该积极组织安排生产;能够利用废旧物资的,应该充分利用,优先供应。修理行业网点的分布,应该从便利群众出发,有集中(如某些城市建立的修理街),也有分散(如游街串巷的修理摊)。修理行业的收费标准,应该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制订,并且实行明码标价,接受群众监督。修理人员的工资,也应该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和不同行业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同时,还应该教育修理人员,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
一项青春常在的事业
与大宗的主要的商品比较起来,日用小商品比较零星琐碎,产值比较低,常常容易被人忽视。日用小商品是否能够迅速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日用小商品生产的人员对这一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从目前日用小商品生产部门来看,还有一些人对生产小商品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生产小商品“没出息”。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日用小商品生产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国民经济是由许多部门、许多经济单位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而每个部门、每个行业、每个经济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都有一定范围和特点。从产值上看,日用小商品是不能和大型商品相比的,作用也有大小之别。但是,如果没有小商品,某些大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易体现出来。从社会需要来看,它们的作用却是一致的。如果人们不能及时买到锅碗针剪之类的日用小商品,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由此可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不论从事任何部门的工作,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只有社会的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唯一的标准,就看是不是为社会所需要,为人民服务得是好是坏。凡是为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而又全心全意地去做,都是光荣的,都是有出息的。
我们还必须看到,大力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体现了党对群众生活的无比关怀,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毛泽东同志早在1934年所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只要我们全面地认识了日用小商品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了它是一项青春常在的事业,就能够全面安排好日用小商品的生产,正确地处理品种、质量、数量和产值之间的关系。只要从事日用小商品生产的广大职工,树立起在现有岗位上干一辈子的雄心大志,以生产日用小商品为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我们就一定会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日用小商品,以满足广大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