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学术动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1
第7版()
专栏:

学术动态
京津地区逻辑工作者讨论
关于三段论的估价等问题
最近,全国逻辑讨论会京津地区筹备工作组召集京津地区逻辑工作者三十多人,举行了逻辑讨论会。到会同志对三段论的估价和演绎推理的分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关于三段论的估价问题 在传统逻辑中是以演绎推理做核心的,而三段论则是演绎推理中主要和基本的部分。如何正确估价三段论,是修改形式逻辑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会上对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意见认为:必须对现有形式逻辑关于三段论的理论重新加以估价。他们指出,把三段论严格规定为一定要由三个判断、三个概念构成是不必要的,因为在实际思维活动中,这样的三段论是很少见的。这个规定会形成三段论理论和人们实际思维活动的脱节。其后果就是使得学习逻辑的人感到从书上学到的东西与思维实际情况对不上口径,并使逻辑工作者只得按照这框子去编造一些在人们实际思维中不会发生的例子,来说明三段论理论。这样,就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活动。他们还指出,现有形式逻辑的三段论理论,并没有把亚里士多德逻辑中合理的东西加以发挥。亚里士多德探索了人们运用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所必须经过的各个环节,并且指出了中词在完成一个推理中的作用。这一发现的客观意义就在于:亚里士多德已经意识到一个推理的作出,就是标志着人们由一个认识向另一个认识过渡,而这种过渡的完成,即一个推理能从前提获得结论,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根据的。因此,必须打破现有三段论的框框,根据实际思维的情况,吸收亚里士多德逻辑中合理的部分并加以发展,重新建立一个关于推理的新体系。
与上述意见不同,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志认为,现有形式逻辑所讲的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是有大量材料做根据的。如果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脱节的现象,往往是由于人们缺乏一个辩证的头脑。他们指出:要真正运用三段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书上讲的只具有一般性,而实际情况则带有特殊性,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就涉及一般和特殊结合的问题,就需要处理好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他们对于三段论理论能在实际中运用没有怀疑。
持第三种意见的同志没有直接提出是否要改革现有三段论的体系,却认为推理形式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三段论是一种低级形式,它反映了事物的简单关系。这种低级形式是有用的。我们不应该要求把高级形式所反映的内容并入低级形式中去。他们认为,三段论这种低级形式,表示人们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因此它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他们还认为,现有的形式逻辑,多多少少还是以演绎为中心,夸大了演绎推理的作用,这是有问题的。
关于演绎推理的分类问题 探求演绎推理的分类,必须首先确定推理分类的原则。会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体上也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演绎推理的分类应贯彻认识深化的原则。推理的分类应该体现人的认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即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他们认为,在现有形式逻辑中,把演绎推理分为直言、假言、选言等三段论式,这就看不出这些推理形式在人们统一认识过程中的有机联系,看不出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过程,并且这种分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多的考虑了语言的因素。所以他们主张必须突破旧的分类体系,而根据认识论的原则加以重新改造。
第二种意见与上述观点根本对立,认为演绎推理的分类根本不需要贯彻认识深化的原则。因为关于认识的深化问题是辩证逻辑所要解决的问题,把这个原则运用到形式逻辑中去是不太合适的。
第三种意见认为,演绎推理的分类,直言、假言、选言等推理形式,已经体现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直言推理即反映客观事物的包含关系,假言推理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选言推理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几种可能性的联系。他们还认为:演绎推理的分类可以和判断的分类结合起来考虑。
《学术月刊》发表文章
讨论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过程
我国学术界对于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的过程,大体上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壮大和从自发斗争过渡到自觉斗争的时期。第二种认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是在革命的知识分子在工人群众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之后开始的。第三种认为,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形成为自为的阶级。第四种认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地由自在的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
最近出版的一期《学术月刊》(1961年第二期)上,发表了李星、赵亲、黄杜的文章——《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文章认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形成和壮大,他们在阶级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中国,以及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愿意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出现,是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条件。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给工人运动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开始,是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是中国工人阶级形成为自为阶级的标志。根据上述的条件和标准,他们认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五四运动前夕,是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准备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地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形成为一个自为阶级。
江西上饶地委编写
赣东北革命斗争史
中共江西上饶地委最近写成一部二十多万字的《赣东北革命斗争史》。
赣东北,是个老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方志敏同志亲手开创和建立起来的。当时这个地区的革命力量有很大的发展,成立了红十军团,形成了二千多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北上抗日以后,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个地区的革命的武装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
这部革命斗争史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编写,经过二年多时间才编写完毕。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赣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初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自1924年至1927年8月)。第二章,武装起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8月至1929年12月)。第三章,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以方志敏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左”倾路线的斗争(1930年1月至1934年12月)。第四章,赣东北党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1月至1937年7月)。第五章,抗日战争时期的赣东北(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第六章,解放战争时期的赣东北(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解放后的十年,另编成了一本《伟大十年的赣东北》。(余金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