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中古舞蹈艺术的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1
第8版()
专栏:

中古舞蹈艺术的交流
丁波
当古巴芭蕾舞团在北京演出第一场之后,中国的观众,特别是中国舞蹈工作者们,就爱上了他们精彩的节目,好些舞蹈工作者都提出了向他们学习的愿望。当古巴的芭蕾舞演员们看了中央实验歌剧院的《宝莲灯》和北京舞蹈学校的舞蹈演出之后,立刻被中国舞蹈吸引住了。古巴芭蕾舞团的主要演员阿丽西雅·阿隆索爱上了赵青的《长绸舞》(《宝莲灯》中的一段);一群女演员希望学会舞蹈学校的《春雨》,她们说:“我们要把这些舞蹈带回古巴去。”互相学习的愿望,很快就成为现实。北京舞蹈学校,选派了六个演员,准备利用古巴芭蕾舞团在中国访问的日子学习一些节目。同时,应古巴芭蕾舞团的要求,又挑选了一个编导和一个音乐伴奏,帮助他们排练中国舞蹈。
这些来自拉丁美洲的艺术家们,满怀着热情兴高彩烈地学习着中国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她们兴趣盎然的领会着动作的传情,很快的就初步的掌握了一些基本动作。当古巴芭蕾舞团离开北京到外地作巡回演出的时候,北京舞蹈学校的八个演员和编导决定同他们一起到外地继续学习。中央歌舞团为了要学习拉丁美洲的歌曲,也派了两位年青的音乐工作者伴随着他们。于是,新的有计划的艺术交流开始了。
在京粤线上旅行的第一个晚上,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在餐车上举行了一次“拉丁美洲民歌演唱晚会”。古巴芭蕾舞团的演员们,热情地演唱了七个国家十几首歌曲;中央歌舞团的两位同志,兴奋地记谱,学唱,他们很快地就给自己找到了学习的对象。
车过武汉,舞蹈学校的同志们抓住了机会,访问了费尔南多·阿隆索和阿丽西雅·阿隆索,他们谈到了世界各国芭蕾舞流派的特点,也谈到了中国舞剧的发展和独创的风格……,在倾心的交谈中,不觉火车已跨过了两个省份。到了广州,虽然古巴芭蕾舞团天天忙于演出和参观,但对于艺术的交流,仍然是毫不放松。北京舞蹈学校的同志们,天天同他们一起上课,排练;古巴芭蕾舞团的演员们,也在百忙中抽空学习。我们的两个青年音乐工作者,总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学习着拉丁美洲的民歌,他们很快地就学会了十几首歌曲。到了杭州,虽然恰逢春节,本来是休息的日子,可是大家都不愿停止学习。在除夕的晚上,又举行了一次拉丁美洲民间歌舞的表演晚会。这是一次娱乐晚会,也是一个歌舞交流晚会。通过这个晚会,北京舞蹈学校的同志们又掌握了三个拉丁美洲国家的五个舞蹈。从此,在艺术交谈方面更加深入了,他们相互间谈到了古巴民间舞蹈的发展,也谈到了艺术团体的领导问题,还谈到芭蕾舞反映现实、反映革命斗争的问题,特别是当古巴芭蕾舞团在上海看了上海歌剧院的《小刀会》之后,谈论更加热烈。古巴朋友们一再表示:“你们的舞蹈,已经找到了自己发展的道路了。”“看看你们这个节目,我们的想望在你们这里变成现实了!”上海舞蹈学校的同志们邀请了古巴芭蕾舞团的领导人去参观了上海舞蹈学校,同他们交流了训练芭蕾舞演员的经验,也同他们谈了舞蹈学校的领导问题。当古巴芭蕾舞团离开上海时,校长同七位教员和学生跳上了芭蕾舞团的专车,一起从上海谈到了南京,在南京又举行了好几次的座谈。阿丽西雅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奔放的人,她被这些朋友的关怀与热爱所激动,她为他们谈了自己的身世和艺术经验,一连谈上三四个钟头也不疲乏。
快离开南京的时候,《春雨》的排练也将完毕了。有的表示:“我们一定要在北京演出。”有的说:“一定要带到哈瓦那去!”好些男演员要求给他们也排练一些节目,就在这个时间,《鄂尔多斯舞》又开排了。阿丽西雅是这样热爱中国舞蹈,当她过北京去朝鲜的第一个晚上,还在北京舞蹈学校排练到深夜,她说:“我一定要排好这个中国舞蹈,来纪念我们这次的访问中国!”
在古巴芭蕾舞团离开我国的前夕,首都的人民将幸运地在北京的舞台上看到中、古两国舞蹈家们艺术交流的结晶;这些鲜艳的艺术花朵将会在两国的文艺园地上永久开放。
(附图片)
〔上图是古巴舞蹈家阿丽西亚·阿隆索正在给北京舞蹈学校学生讲解锻炼脚尖的方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