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唐宝生七改开沟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2
第2版()
专栏:浙江通讯

唐宝生七改开沟犁
宁波大众报编辑部
在宁波农业机械厂里,流传着工程师、共产党员唐宝生七改开沟犁的动人故事。几年来,他坚持调查研究,先后因地制宜地创制和改良了十二种农业机械,受到了农民的赞扬。
为什么犁尖不入土?
唐宝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要使自己设计的农业机械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深入地了解当地农业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设计和制造。他每逢改革和创制一种农具,就深入农村,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坚持和农民一起研究,在现场反复试验。
工厂根据农村需要,决定造一批机引开沟犁。按照图纸赶造了一台,就下地试验。当时用十二马力拖拉机牵引,引擎发动起来了,开沟犁却一动也不动。犁尖不入土,沟开不下去。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议论纷纷。“犁不入土,是不是和土质有关系?”唐宝生记起在全国农业机械技术工作会议上曾听人说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土质松软,“飞机式”开沟犁在那里很适用。但是宁波地区的土质条件怎样呢?他下定决心要摸清这个底子,改革开沟犁。
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唐宝生带领一批工人,深入各地农村调查访问,作综合的分析研究。原来,这里沿海一带的棉区大都是沙质土,紧接着沙质土的是黑钙土;靠近市郊的水稻区,大部分是粘质土。而粘质土的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大。从这些材料中,他弄清了开沟犁不入土的原因,决定根据本地区的土壤耕作特点改革开沟犁。
拜农民为师
改革开沟犁是决定了。可是,改成个什么样子呢?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唐宝生想:农民整天和犁、耙打交道,什么式样顶合适,他们最清楚,还是到田头去请教农民吧。
唐宝生和几个工人来到龙山公社。有一天,看到拖拉机后面挂了个畚斗样的东西,唐宝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住了。“啊,开沟犁!”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声地叫了起来。人们一下拥到拖拉机旁。原来这是一部用铁皮拼拼搭搭焊接起来的“土造货”,但是结构简单,犁身轻巧。拖拉机一开动,不大一会工夫,就开出一条又滑又光的田沟来。一打听,这台畚斗式开沟犁是当地农民自己设计的。唐宝生找到那个农民,拜他为师,详细地询问了创制开沟犁的经过,把一个个零件都照实样画下来。
第一台畚斗式开沟犁很快制成了。它的重量比原来的减轻30%。唐宝生随即背了犁,到郊区丘隘公社机耕站试验。不料开沟犁只耕了两次,连轴器和十字结头就断了。同样的开沟犁,为什么在两个地方试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唐宝生就在田畈和农民一起找原因。原来,粘质土阻力大。在这种土质情况下,连轴器和十字结头只会消耗动能,而不起其他作用。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把这两个部件改革掉。
改革,试验,再改革,再试验
改革,试验,再改革,再试验,前后二十多天,产品还没有最后定型。有的人不耐烦了,他们说:“开沟犁,能开出一条沟来就行了,又不是什么精密机器,何必这样改,那样改,改个没有完?”计划部门一些人也着急起来:“照老图样生产算了吧,要不然计划要落空了。”唐宝生却不那样想。他说:“农民需要的是轻巧灵活、结实坚固、使用方便的农业机械。如果我们把需要几个人抬的开沟犁送到农村去,像话吗?农业的事就是工业的事,能够做好的一定要想尽办法做好!”厂党委大力支持唐宝生的意见。为了把开沟犁改得更好,党委还派技术科长、检验科长协助唐宝生一起改革。
唐宝生和一些工人又一次出现在丘隘公社的田野上。这已是第五次试验了。拖拉机手把犁接上以后,一条平直的沟开出来了,四周的积水迅速流向沟里去。几十个参观的农民发出一片欢呼声。唐宝生心里也很高兴。但他仔细一观察,叶轮一转,泥斗里的碎土就飞出来,把庄稼压住了。原来,北方开沟排土,地里没有庄稼,土质又松,装上叶轮能提高耕作效率;但根据这里的土质条件和作物轮作情况,装上叶轮不仅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经过工人、农民、技术人员“三结合”会诊,决定把这一部分也砍掉。但是,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叶轮取消以后,泥斗里的土怎么挑出去呢?唐宝生想到老式步犁也能开沟,他就去请教一位老农民。老农说:“我们用步犁耕田,泥土总是朝一个方向翻。来回耕一次,一条平直的沟就开出来了。”唐宝生受到很大启发。回到厂里,试着把两张犁爿背靠背地装在泥斗上。一试,妙极了,泥土都自动地往两边分开,既不分散消耗拖拉机的动力,又提高了耕作效率。
取名“工农牌”
唐宝生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总结提高农民群众的丰富经验,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把支援农业的工作做得好了更好。
前后经过七次改革,一种又轻巧又适合当地特点的开沟犁,终于试制成功了。开出的沟又光滑、又整齐、又平直。定型后的开沟犁,重量从五百五十斤减轻为一百一十斤,零件从八十多个减少到二十多个。制造工时大大减少,成本降低70%。
犁是工人、农民紧密结合创造出来的,大家就给这种新的机引犁定名为“工农牌”机引开沟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