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北京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 座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若干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2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北京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
座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若干问题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最近召开座谈会,讨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若干问题。参加座谈会的有在京的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与会同志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应围绕什么中心来进行研究的问题
一种意见主张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为中心来进行研究。他们的理由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但封建主义对于帝国主义说来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帝国主义。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就是说,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又是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因此,如果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归结为以一种生产方式为中心线索的历史发展过程,那就应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不发展的过程。
有的同志不同意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心来进行研究。他们的理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并不就是半资本主义半封建。近代中国社会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在于有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于有特殊的封建经济,也就是,自然经济解体了,封建剥削制度还保持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成份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经济。这个社会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不是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它的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还有同志主张以革命的发展为中心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但不是最中心的问题。在旧中国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比重仅占10%左右。如果偏重于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那就与我国政治革命的实际发展不相适合。研究时要以革命为中心,具体说来,主要方面就是农民问题。
二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多种所有制并存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这里包括有帝国主义所有制)封建地主所有制、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乃至农奴主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和原始公社所有制等等),而且只要还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多种相互矛盾的所有制就会长期同时保存。这种情况,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在其他社会形态里,虽然也有多种所有制的并存,但其中除一种主导的所有制外,其他所有制都是残存的、过渡性的,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只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
另一种意见认为,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一般地提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而应提是何种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有的同志具体提出,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并存的多种所有制中,重要的是封建主义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中国没有形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不像一般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形成过程那样,资本主义经济变成主导的,封建经济就变成过渡性的。近代中国的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以封建地主所有制为基础的农业,许多生产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具有殖民地性;而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又具有封建性,原始积累过程一直没有完成,它没有力量代替封建经济。
三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
一个方案是把整个中国近代经济史划分为以下三个历史时期:1840—1895年、1895—1927年、1927—1949年。提出这个方案的同志主张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为分期的标志。他们认为,甲午战争是世界范围内由垄断前资本主义阶段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转变在中国的具体表现,自甲午战争以后,国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就从以推销商品为主进入以投放资本为主,这个转变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1840—1895年就构成为第一个历史时期。至于把1927年作为第二、第三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线的理由是:一方面,从1927年起蒋介石反动集团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上更加残破的境地,而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开始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已开始产生了新的经济体系。
有的同志表示同意上述方案,但对1927年作为分界的意义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如果不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角度来看,而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运动来看,这里应该着重注意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因为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走向崩溃。
另一个方案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1840—1870年、1870—1911年、1911—1937年、1937—1949年。提出这个方案的同志所持的理由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外国对中国没有什么投资,当时战争多,封建势力重。七十年代以后外国开始对中国投资,但在1870—1911年间,封建成份仍很大,中国社会制度也没有多大变化。而在1911年以后,外国对中国就大批投资;同时,民族资本的发展也是1911年以后的事。至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发展,主要是1937年以后的事情,而不是1927年后马上就发展起来的。同时,在1937—1949年期间,国内有解放区、敌伪区、蒋管区,各地区的经济很不相同。
此外,也有同志主张划分为如下五个时期:1840—1864年、1864—1894年、1894—1914年、1914—1931或1937年、1937—1949年。
会上还有同志指出,经济史的分期要和政治史的分期有所区别,应当反映出经济史本身的特点。
座谈会除主要讨论了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外,在与会同志的发言中,有的还涉及到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对象,以及农业经济的变化和国内市场的变化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等问题。(季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