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每趟列车都要安全正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3
第1版()
专栏:社论

每趟列车都要安全正点
当人们乘上火车的时候,都很关心列车能不能正点发车和正点到达。正点了,人人高兴,晚点了,人们便有些焦急。这都是人之常情。哪位旅客不希望准时到达目的地呢?从群众观点来说,铁路部门要力争每趟列车都安全正点。
从生产观点来说,正点就更加重要。铁路运输正点率的高低,是运输效率高低的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客、货运量增长得很快,铁路部门完成运输任务的主要办法,是提高运输效率。所谓提高运输效率,也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机车、车辆和线路。这和正点率有直接关系。正点率高,各次列车避免了彼此的牵制或抵触,就能实现最好的列车旅行速度。正点率高,车站和线路不堵塞,它们的通过能力就能得到充分使用。正点率高,按时装车卸车,就能最经济地使用机车和车辆。可见,提高正点率,关系到铁路部门多快好省地完成运输任务。
能不能做到每趟列车都安全正点呢?是可能的。本月2日,贵阳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就做到了客、货列车发车和运行都百分之百正点。就是客、货运量十分繁重的北京铁路局北京办事处,在2月份也有四天客车发车和运行正点率达到百分之百,货车发车正点率达到百分之百,运行正点率达到90%以上。北京铁路局北京办事处的经验表明:每趟列车安全正点的关键,在于铁路内部各部门的职工按照统一的指挥,齐心协力地一致行动。
现代化的铁路企业,像一部庞大的联动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密。哪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影响到正点运行。北京办事处为什么在2月份繁忙的春节运输期间,客车和货车始发和到达的正点率,能够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月的正点水平呢?基本原因是由于他们在车站、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部门,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展开大协作,连辅助工种和后勤单位的职工,也参加了安全正点的立功运动,大家都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因而提高了正点率。
当然,影响正点率的还有一些客观困难,譬如,自然界风雪雨雾的干扰就常常影响正点运行。但是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的。齐齐哈尔铁路局白城子机务段徐维国包车组,从1959年10月成立以来,发扬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摸索出一套战胜风雪严寒的操作技术,作到趟趟正点,就是一个证明。再譬如,某些机车线路的缺陷和病害,也是影响正点率提高的一个因素,但是只要开展起群众性的“爱车、爱路、爱设备”运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整修、保养,就可以消除病害,提高机车、线路的质量,也就为正点运行创造了条件。
为了争取每趟列车都安全正点,铁路部门还需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铁路运输既然是一个多工种、多环节的企业,如果没有集中、统一的规章制度,各工种、各环节的关系便不可能协调,运输生产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便会受到影响。例如,列车运行图上规定客车比货车优先,快车比普通客车优先,它是客货列车运行必须遵守的制度。如果在调度指挥上压客车放货车,压快车放慢车,其结果必然造成许多车晚点。所以,在调度指挥上必须坚持“先客车,后货车,先快车,后慢车”的制度。再如,良好的机车、车辆、线路和信号等设备,是安全正点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持它们经常良好的技术状态,就必须把包乘包修等负责制建立和健全起来,作到人各有责,物各有主。大跃进以来,铁路部门破除了一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对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有些单位,由于缺乏经验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缺点,有一些规章制度,破得不当,或者破而未立,立而未行。在这些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正点率,就要发动群众整顿、巩固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一切规章制度一经订立,不论是铁路员工,还是使用铁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地严格遵守。
安全正点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集中表现。没有安全,就没有正点,正点率不高,运输效率也提不高。因此,抓安全正点是铁路部门一项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要力争每趟列车都安全正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