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开展“千吨班”竞赛 加强现场组织管理 重庆港装卸效率显著提高 船舶停港时间逐月缩短,消除货物堵塞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3
第2版()
专栏:

开展“千吨班”竞赛 加强现场组织管理
重庆港装卸效率显著提高
船舶停港时间逐月缩短,消除货物堵塞现象
据新华社讯 重庆港加强作业现场组织管理工作,装卸效率显著提高,船舶停港时间大大缩短。这个港每个月每只船舶停港时间,去年9月份以前一般是二点五天,今年1月份压缩到一点九五天,2月份再压缩到一点六八天,消除了港口货物堵塞现象。
重庆港的这一措施是在“千吨班”竞赛中采取的。“千吨班”竞赛的内容是,集中力量,实现高速装卸作业,每一装卸小组每班八小时的装卸量要求达到一千吨。重庆港党委仔细研究了“千吨班”竞赛的特点和本港河心作业多,作业分散的具体情况,并听取工人意见,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千吨班”竞赛的中心环节,在于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工作。
原来,这个港口在作业现场没有实行负责干部日夜轮班制度,同现场作业有密切联系的调度、商务、计划、安全技术等职能部门,多半在岸上用电话指挥现场作业。这种指挥方法,常常不切实际,不时有等船、等货、等机具、等拖轮、等单据等现象发生,影响船舶按时发航,也拉长了工人的作业时间。根据这个情况,重庆港领导方面抽调80%的干部加强区、队作业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干部昼夜值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调度、商务、计划、安全技术等职能部门都搬到作业现场办公。职能人员同工人一起,认真作好商务配儎落实,安全状况检查,船、货、工具衔接等工作。这样,就使企业管理更适合生产要求,为开展“千吨班”竞赛提供了有利条件。
重庆港企业管理工作的改进,促使“千吨班”竞赛蓬勃开展起来。现在,全港80%的装卸小组都达到了“千吨班”的目标,并且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双千吨班”和“三千吨班”装卸小组。
(附图片)
重庆港第三作业区的职工实行多机多路作业,集中力量首先保证钢铁物资快装快卸。这是工人在利用两部吊杆吊装钢锭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刘诗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