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坚决依靠群众 认真执行政策 河北铺生产队生产计划订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4
第2版()
专栏:

坚决依靠群众 认真执行政策
河北铺生产队生产计划订得好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消息:永年县临洺关公社河北铺生产队,放手发动群众,认真总结连年增产经验,反复讨论协商,因地制宜地订出今年农业生产计划,并逐项落实到地块,大大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找增产关键
这个队位于洺河北岸,盛产粮、棉。从大跃进以来,连年增产。但是具体到各个小队,有的增产多,有的增产少,有的甚至减产,原因何在呢?党支部书记赵清源、生产队长赵振坤,分别深入到条件较差而连年增产的三小队和条件较好反而减产的七小队,通过同老农座谈、登门访问,发动群众讨论,具体分析增产和减产的原因,全面总结了丰产经验。主要的经验是:一、按照国家计划,照顾到社员吃、穿、烧、饲各方面的需要,因地制宜种植;二、提高复种指数,解决粮棉争地矛盾;三、提前准备,不违农时;四、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精管细管。
粮棉面积都增加
在总结经验,找出增产关键的基础上,党支部根据既服从国家计划,又照顾社员生活需要的原则,充分发动小队干部和社员,因地制宜地制订了生产计划。社员的讨论,首先集中在粮棉种植问题上。一部分社员认为,种棉花收入大、分红多,又支援了国家工业建设,应当多种;另一部分社员认为,当前要大办粮食,应当少种棉花,多种粮食作物。党支部研究了大家的意见,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对的一面,但是前一种意见主要考虑到了收入分红,而忽视以粮为纲的方针;后一种意见在抓住以粮为纲的同时,却又忽视了经济作物的增产。党支部一方面向群众进行了政策教育,一方面引导社员寻找解决粮棉争地的方法。老农赵文多提议说:“今年劳力增多了,有条件多种。村边还有一些闲散地,可以种植。耕地面积扩大了,既不少种棉花,又能种粮食。”老农赵永林提出了棉麦、棉豆间作的办法,又建议利用棉田种上一部分土豆。最后会议决定全队开荒三百亩,在棉田中播种早熟作物八十亩。这样,棉田面积可以达到二千一百亩,比去年多4%,夏秋粮食作物面积也比去年增加8%多。
吃穿烧饲全安排
粮棉种植比例问题解决了,争论的焦点又转移到作物品种的问题上。大家根据往年的经验,认为在安排种植计划时,应考虑到吃、穿、烧、饲等几个方面,不能光顾一个方面。社员赵发林说:种庄稼要考虑全面需要,我建议今年适当多种谷子。种谷子的好处:一是谷子产量高;二能照顾社员吃粮习惯;三是牲口有草吃;四是茬口好,能适时种麦。老农赵敬元说:种地既要照顾到今年,还要看到明年,同时还要量力而行。夏播白马牙玉米产量不低,但种得太多了,成熟期又晚又集中,影响秋季小麦适时播种,不如种一部分黄玉米,可以把农活错开。队里根据社员的意见,适当安排了作物品种。
掀起备耕热潮
党支部认为,订好计划以及实现计划,首要的关键是鼓足群众的革命干劲。因此,在讨论计划过程中,帮助各小队通过老农座谈会、社员代表会、群众大会等形式,认真分析了今年的有利形势,人人谈,户户论,畅所欲言。党支部综合了各小队讨论的结果,关于有利条件有:一、通过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政策,社员生产情绪高涨,全队生产出现了“四多”(拾粪的多、开荒的多、出勤的多、置买小农具的多)“三好”(种子、农具、牲畜准备好)的新局面;二、农业生产第一线增加了劳力一百多名,给土地加工、适当间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全队四千零四十亩耕地,经过几年来的修渠打井,基本实现了水利化、排灌动力化,其中30%的土地达到井渠双保险;四、农业技术队伍扩大了,队队都有农业技术员;五、大跃进以来,因地制宜地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更丰富了。关于不利因素,主要有春短,白地没耕的多,现有肥料和增产要求还有距离。讨论中,大家认为,只要充分运用有利条件,鼓足干劲,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目前,一个誓夺今年农业丰收的超包产竞赛运动,在小队与小队、社员与社员之间全面展开,突击积肥送肥的成绩很大;大小渠道和十眼机井也都进行了修整;并已开荒地三百多亩。生产队的干部已经分别深入小队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他们首先帮助各小队把50%到70%的劳力集中到了第一线,又对生活进一步作了安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