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水库边的雁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4
第8版()
专栏:

水库边的雁群
江苏赣榆 陈甲元
在日落前,从远处天空中,分批成行的飞来很多大雁,它们悠悠地降落到水库的沙滩上。我们站在拦洪坝上望去,只见那里黑压压的一大片,嘎咕嘎咕地鸣叫着。难道这是它们觅食归来聚宿时在互相道贺?也可能是因了人们为它们开辟了广阔美丽的新居而欢歌?
真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大雁!它们怎会知道这里新打成了水库?
解放前,这里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遇到重灾年头,逼得人们讨饭逃荒,四处流落。徐淮地区的穷困落后便由此而闻名。现在呢?变啦!仅以赣榆县来说,一九五八年建成了一座水库和许多灌渠,形成半个县的自流灌溉系统。全县粮食由历史上缺粮县变成余粮县。去年又建成了一座水库,又有一些灌渠竣工。只要打开闸门,水就能驯服地遵照人所指引的流向,顺着灌溉系统流进农田,使五谷杂粮生长茂旺,得到丰收。
就在过去的三个冬春,当大雁在这里往来飞翔时,这里正忙碌着英勇的水库建设者。那时卷扬机、拖拉机的轰隆声,吊杆、滑轮快速运土的呼呼声,交织成一片火热沸腾的乐曲。人们发愤图强地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也给大雁开辟新居。这都是为雁群所目睹耳闻。如今有那波平浪静的深绿色的甜水,又有那舒宽平坦的金黄色的沙滩,难怪大雁都喜爱每晚在此酣歇了。
大雁啊,大雁!这里的人们欢迎你们秋天再来聚居。到那时候,我们这里的人民公社社员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一定争取获得夏秋两季的好收成。我们的水库发电站,也要发电放明。到那时,还托你们北往的时候,把我们的决心书捎到北京,交给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