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针对运输关键不断革新技术 门头沟中心站五次革命运煤效率成倍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5
第2版()
专栏:

针对运输关键不断革新技术
门头沟中心站五次革命运煤效率成倍提高
挖掘潜力的上策 完成任务的保证
本报讯 北京铁路局门头沟中心站职工发扬不断革命的精神,接连进行了五次技术革命,成倍地提高了运输效率,适应了煤矿增产的需要。这个车站已经连续两年半超额完成煤炭外调任务,做到煤矿产多少煤,运多少煤。
门头沟中心站是北京较大的货运车站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运输京西矿务局所属各煤矿生产的煤,以及石景山钢铁公司所需的石灰石。大跃进以来,京西煤矿产量激增,这个车站的货运量显著增加。开始的时候,由于车站和煤矿的运输设备能力低,各矿积压了不少煤炭。这个车站的党总支经过深入实际调查,认定只有不断地向技术革命要运力,才能扭转运输落后的局面,适应煤炭持续增产的需要。他们和京西煤矿职工一起,同心协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使运输工作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向前跃进。
第一次革命,针对人工装卸这个薄弱环节,职工们自己动手制造了一百六十三件装卸机具,代替笨重的体力劳动,使装卸效率平均提高一倍。由于当时装车力量不足还是个突出的问题,他们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次革命。职工们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结合山地的自然条件,修建了五座滑坡仓、自动漏斗等装车贮煤设备。装满一辆货车的时间,从过去的二小时缩短到十五分钟,装车效率提高七倍左右。
装车效率提高以后,车辆要加速周转,同不合理的站线布局发生了矛盾。他们便组织了第三次革命。职工们采取“线路搬家”的办法,对车站站线进行总体改造。他们拆除了一些无用的道岔、运量不大的专用线和不合理的线路,利用拆下来的钢轨和枕木铺了新的线路;同时,在运输繁忙的地区,建立了两个车站,缩短了运行区间。站线通过能力由原来的三百五十车提高到六百四十一车。
线路通过能力增大,开往矿区装煤的空车显著增加。矿区装车能力不足又成为第四次革命的对象。在这次革命中,路矿双方的职工对五座贮煤仓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煤炭贮存量增加一倍。他们还扩建了两条自动装车线,使整列煤车可以直接驶进装车点,打开煤仓闸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把整列货车全部装满。车辆周转加快,一个车皮能顶两三个用。
为了保证煤炭生产继续跃进,路矿职工在去年下半年进行了第五次技术革命,对路、矿的所有线路进行了全面的总体改造。他们把车站的线路同煤矿的装车线联接起来,增设了煤矿和煤矿之间的线路,移设和延长了路矿的装车线。从井下到井上,从煤矿到铁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输体系。经过这次改造,线路通过能力又由八百车提高到一千二百多车,车辆停站作业时间进一步缩短。
随着运输效率不断提高,原有的一套运输组织工作已经不能适应需要。车站党总支随即发动群众进行了运输组织工作的大改革。他们把列车作业过程,由原来的到达、解体、送车、装车、取车、编车、发车等七道手续,改为到达、装车、发车三道手续,进一步压缩了车辆停站时间,加快了机车、车辆的周转速度,每天可以多运一百个车皮的煤炭。
门头沟中心站经过这些革命,运输效率成倍提高。1960年完成的运煤量比1958年增长两倍,既做到了随产随运,又运出了将近二十五万吨存煤。列车从进站、装车到开走,平均停站时间已经从五点四小时缩短到二点四小时,创造了全国同类型车站车辆停站时间最短的纪录。从1958年11月以来,这个站货车的正点率、装车数、货物发送量等各项生产指标,都是全面完成。铁路运输的跃进,保证和促进了煤炭生产的跃进。京西矿务局1960年的煤炭产量相当于1957年的341%,今年头两个月,也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门头沟中心站的领导干部在这些革命中,坚持了深入实际、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既注意掌握运输和生产的相互关系,又掌握运输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既抓运输的技术改造,又抓运输的组织工作;既抓装车工作,又抓运行工作。他们还注意在组织上一次革命的过程中,就为下一次革命作好准备。这样,一环扣一环,一个革命接着一个革命,就不断地把运输效率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历次技术革命中,这个车站的党总支发动群众,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克服了设计、施工、投资、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许多困难,使每次革命都能很快地收到实效。
现在,这个车站的职工正在制订今年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规划,争取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和促进煤炭增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