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把增加品种当作头等任务 上海冷轧带钢厂两个月制成三十七种新钢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5
第2版()
专栏:

把增加品种当作头等任务
上海冷轧带钢厂两个月制成三十七种新钢材
本报讯 上海冷轧带钢厂职工根据国家需要,大抓新品种生产。今年以来,这个厂已经轧制成功农业机械和其他部门急需的三十七种新钢材。到2月底止,这些新钢材的产量已经等于去年全年新品种产量的65%以上。
这个厂过去是以轧制一般冷轧带钢为主的。去年职工们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地改造了“老爷”轧钢机,自制了土设备,全年试轧成功并且投入生产的新钢材共有一百三十一种。今年以来,为了满足各个工业部门日益增长的配套补缺需要,国家交给这个厂的轧制新钢材的任务更加繁重,不但品种多、数量大,而且规格复杂,质量要求也高。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厂党总支首先组织职工反复学习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公报等重要文件,使大家认清形势,明确完成新品种生产任务的重要意义。学习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纷纷表示要劲上加劲,又多又好地轧制新钢材,为支援农业支援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标明确以后,全厂职工立即行动起来,边试验、边研究、边观摩、边生产,遇到困难马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千方百计增加新品种的生产。例如在试轧一种阔而薄的带钢的时候,因为规格特殊,需要有一对四百厘米以上的阔轧辊,厂里没有,工人们到处寻觅,最后找到了一对已经报废的阔轧辊。工人出身的技术员孙华章就想办法改装了原有的磨床,将这对轧辊磨成了一对精密度很高的轧辊,结果轧出了这种特殊规格的钢材。
在轧制新品种的时候,工人们十分注意新品种的质量。一发现毛病,便认真地将带钢一条条地加以检查、分析,并且在轧钢机旁举行“会诊”,摸清病源,对症下药。例如钢材裂缝问题,开始摸不清原因,影响了生产。通过“会诊”,发现毛病主要是在“酸洗”后漂得不清,在压延时头道的轧辊落槽和轧制道次之间相隔时间太长,钢材冷却后突然再轧,由于内外热度不匀便产生了裂缝。病根找到了,他们立即采取了多漂料、勤换辊、连续轧等技术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试轧新品种钢材的时候,他们总是组织各班工人在现场观摩、交流,帮助大家迅速掌握轧制新品种的操作技术。这样,试轧一成功,便可以马上大量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