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多方开辟原料来源 积极降低原料消耗 成都轻化工厂开源节流闹增产 太原轻工业部门制成二十种“缺门”日用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5
第2版()
专栏:

多方开辟原料来源 积极降低原料消耗
成都轻化工厂开源节流闹增产
太原轻工业部门制成二十种“缺门”日用品
本报讯 据成都日报消息:成都市轻工化工系统的职工千方百计增辟原料来源,降低原料消耗,增加生产。
不少工厂派人到农村和山区,组织收集原料材料,既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又满足了本厂生产需要。成都制药厂同西昌、康定等地的人民公社建立密切联系,经常派人上山采集药材,组织回的原料材料占全厂总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少工厂还组织厂内厂外力量,开办小型的“卫星”工厂,专门生产几种急需的原料材料,及时供应生产需要。许多工厂积极设法利用废气、废液、废渣,成都农药厂职工自制土设备,从废气中回收盐酸、氯乙烷、亚砷酸、亚硫酸钙等,用来增产农药。成都、中华、绳溪三个造纸厂,广泛利用破布、废纸、土草浆等作造纸原料,增加纸张生产。
各轻化工厂开展了“巧管家、低消耗”等竞赛,大搞班组经济核算,从设计、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努力降低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成都制革厂三车间裁底组工人提出“寸皮必争”的口号,积极推广“交叉搭配”、“紧密互套”、“利用伤残”等合理用料的先进经验,1月份节约底革一千三百公斤。广大职工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力求做到经久耐用,更好地发挥原料材料的效用。
据新华社太原电 太原市轻工业部门最近两个月中,已经试制成功二十种当地“缺门”产品,并已成批生产。新试制的产品中,包括铝锅、搪瓷饭盒、钉书机、帆布腰带、人造丝背心、合成洗涤剂、甘油等。这些日用轻工业品过去依靠上海、天津、北京等地供应,今后将逐步自给。
太原市轻工业部门今年计划试制和生产一百三十多种新产品。早在去年第四季度领导部门便派人到基层生产单位,了解他们的生产条件,并同这些单位共同商量,安排了新产品的试制和生产计划。已经安排下去的产品,都有专人负责,帮助解决生产和原材料供应问题。各生产单位所需原料材料,除由自己解决一部分以外,国家专门为试制新产品拨出了一部分钢材、铅丝、铝、木材等。各工厂还派人到外地取“经”,解决新产品试制中的技术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