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全面贯彻政策 切实安排生活 加强民族团结 扁担公社生产不断发展 春耕准备工作既快又好 夏熟田间管理井井有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5
第3版()
专栏:

全面贯彻政策 切实安排生活 加强民族团结
扁担公社生产不断发展
春耕准备工作既快又好 夏熟田间管理井井有条
本报贵阳14日电 贵州省镇宁县扁担人民公社,充分发挥了公社优越性,农业生产获得了不断发展。
扁担公社位于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所在地。社员中半数以上为布依族,其他为黎、汉、仡佬等族。这是个比较富裕的公社,高山少丘陵多,水田多旱地少。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豪绅操纵,各民族之间连年“打冤家”,弄得民不聊生。解放后生产逐年发展,生活稳定,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易仇为亲。这种民族关系在公社化以后更加亲密了,生产有了更大发展。1959年,扁担公社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好收成。去年这里遭受了严重旱灾——四条河流干涸了三条。在严重灾害面前,扁担公社经受了考验,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公社化后修建的两座各蓄水一百万方以上的水库,在抗旱中,发挥了巨大效益。全社在等价互利的原则下,协作救灾,终于战胜了干旱。粮食产量虽略少于1959年,但仍然达到1958年的水平。去年秋天全公社种植夏收作物三千二百多亩和三千多亩蔬菜,比1959年秋种增加了9.2%。由于从来没种过这么多的夏收作物,曾有人担心种多了管不好。事实证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能够种得多也能管得好。1959年播种夏收作物前后用去三十多天,1958年四十多天,1957年更长,但1960年只用二十多天,而且种植质量高,土打得细,底肥施得足,播种规格完全按照群众从实践中总结的先进经验为标准。这些作物的田间管理,在播种结束后进行得又及时又有条理。记者登坡走岭,观看了这里夏收作物的生长情况,很难看到一块三类苗。
提起今年的春耕准备,社员们有口皆碑。种子和饲料,都是在去年秋粮入仓时与口粮一同作了初步安排,以后又经过几次查仓,目前已完全准备就绪,并留有储备。耕畜饲草,有的生产队已准备齐全,可吃到插秧时节;有的正组织劳力割草,力争春耕前准备充足。以往到了紧张犁田季节,往往因缺草料,耕牛不得不犁半天田、放牧半天。春耕生产所需底肥,全社已备足70%以上。春耕农具,大部分生产队都已经过逐户检查,统一制造修理。社员们说:“我们今年的农具,比过去最会算计过日子的人家都准备得早。”
公社对社员生活的安排,今年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切实和周密。全社每一个食堂,都按用粮计划,按人口安排到6月份,油、盐、燃料也都作了准备。有的生产队把6月份以前过节和平时改善生活杀猪宰羊都作了具体计划。特别是种蔬菜,公社化前,这里的布依族、苗族根本不种菜,多用盐巴水下饭。公社化后开始种菜,今年种得最多,品种达到一、二十种,很多菜不仅过去没吃过,连见也没见过。生活能安排得这样切实周密,首先是集体食堂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是公社化后两年多抓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安排得好,就保证在春耕紧张季节,不会再有“绊脚石”了。
为什么扁担公社能够经受得起自然灾害的袭击?为什么各项生产能进行得既多又好?归根结底是这个公社坚持执行了党的关于人民公社现阶段的各项政策,使之充分地发挥了公社的优越性。集体食堂和托儿所给这个公社解放了五千多名妇女劳动力。她们是公社发展各项生产中的一支劲旅。全公社夏收作物的薅淋,主要依靠这支力量。人民公社也为工具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打开了局面。公社化以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与较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许多过去没听过没见过的新事物,迅速进入扁担山区的生活领域中来了。这里在两年多里修建了打破乡界社界(高级社)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四处。这里有牛马车,有抽水机,有打谷机,有播种机,有收割机,有插秧机,有喷雾和喷粉器,使用了各种农药和化肥。这一切新工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给农业生产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乌拉生产队有九部马车,去年一年给全队节约五千多劳动工日,目前这个队的春耕用肥,也主要由马车运输。在三秋生产的忙碌季节和名目繁多的冬季生产里,这些新工具的推广使用,成为夏收作物种得多、管得好,并腾出劳动力适当开展其他各项生产的重要因素。高级社时不可能用两三年时间修成公路网,现在十个管理区已经有九个通了公路,这就能够广泛使用牛马车了。
公社化后,新的生产关系和规模较大的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各生产队、各村寨之间的互助合作,这种互助合作,使全社的生产水平比较迅速地向着先进水平平衡。如仡佬坆生产队的地坝小队,由于解放前各民族之间“打冤家”的影响,群众对山下村寨戒心很大,对待新工具和新技术有保守思想。1957年这个小队还不愿种夏收作物。公社化后,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与各生产队之间经常进行的互助协作,冲击了地坝小队的戒心和保守思想。这个小队终于在公社其他生产队帮助下,在1959年种了第一批小麦,第二年收得二万多斤。去年秋种时,地坝小队已成为种植夏收作物最积极的小队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